励志奋发向上的诗句(177句)
励志奋发向上的诗句1
1、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
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3、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4、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5、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6、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刘禹锡《浪淘沙》
7、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8、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刘过《书院》
9、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
10、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
11、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2、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13、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苏轼《食荔枝》
14、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15、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16、精诚所加,金石为开。
17、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
18、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19、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唐、李白《将进酒》
20、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21、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22、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
23、人生难得几回搏,此时不搏待何时。
24、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励志奋发向上的诗句2
1、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3、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4、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6、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唐、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
7、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8、志当存高远。
9、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10、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11、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12、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
13、不为外撼,不以物移,而后可以任天下之大事。
14、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1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16、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7、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
18、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19、路漫漫其修远昔,吾将上下而求索。
20、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21、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
22、人定兮胜天,半壁久无胡日月。
2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4、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
励志奋发向上的诗句3
1、精诚所加,金石为开。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老子《道德经》
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4、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5、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于谦《石灰吟》
6、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
7、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8、丈夫不报国,终为愚。
9、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
10、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
11、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12、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13、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14、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15、差以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16、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17、不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18、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19、业精于勤,荒于嬉。
20、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宋、张孝祥《论治体札子、甲申二月九日》
21、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22、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23、大鹏一日乘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24、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
励志奋发向上的诗句4
1、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
2、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4、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
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6、百学须先立志。
7、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8、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9、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郑板桥
10、丈夫清万里,谁能扫一室
11、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12、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1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14、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5、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
16、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17、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1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锅之所伏。——《老子》
19、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20、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1、丈夫清万里,谁能扫一室
2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23、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孟郊
24、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励志奋发向上的诗句5
1、丈夫清万里,谁能扫一室?
2、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3、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
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5、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陶渊明《赠白马王彪·并序》
6、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7、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林逋《省心录》
8、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9、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10、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11、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12、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墨梅》
13、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14、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15、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16、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17、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18、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19、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20、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21、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
22、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2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24、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励志奋发向上的诗句6
1、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郑思肖《画菊》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3、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清、郑燮《竹石》
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锅之所伏。——《老子》
5、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6、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
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8、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9、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10、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
11、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旧唐书
12、路漫漫其修远昔,吾将上下而求索。
1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暮年,壮心不已。
1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5、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古诗诗话
1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7、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18、人定兮胜天,半壁久无胡日月。
19、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
20、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21、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22、不为外撼,不以物移,而后可以任天下之大事。
23、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2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励志奋发向上的诗句7
1、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华罗庚
2、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4、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古诗诗话
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6、志不强则智不达。
7、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8、丈夫清万里,谁能扫一室?
9、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10、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
11、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
12、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13、撑天一根担日月,拔地千笋写春秋。——郑板桥
14、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
15、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1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17、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19、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20、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21、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22、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23、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孟郊
24、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
励志奋发向上的诗句8
1、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2、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
3、差以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4、人生难得几回搏,此时不搏待何时。
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6、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7、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不妨有卧龙——唐、窦庠《醉中赠符载》
8、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9、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