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早安晚安励志

运动会反思200字,运动会总结与反思(精选30句)

运动会总结与反思1

1、在铿锵有力的歌声中,在孩子的期待与欢呼声中,精彩的表演拉开了帷幕,各班的幼儿入场了,一个个方正从容的走过主席台,一张张稚嫩的小脸洋溢着欢笑,“我健康!我快乐!我棒!我棒!我最棒!”响亮的口号声中,似乎在宣称自己是最强的。接下来他们展示了早操,家长们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中,陪着孩子一起运动、一起欢笑。

2、我相信,很多同事,姐妹们也和我一样,心中都有很多的感悟。我坚信,我们今后的工作一定会越做越好!因为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更因为我们年轻!

3、特别是小班组的亲子体操,对于小班家长,孩子们来说。都是一次非常难忘的经历。它不仅增强了老师,家长与孩子的交流,更让他们能够在非常轻松的氛围中互相协作,给孩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而增进了师生,亲子间的感情。当然,这与我园小班教师团队的辛勤付出与精心组织密不可分。

4、3,5岁的孩子童需要得到赏识,赞美,大人何尝不是呢?当家长对我们的工作给予认可时,是对我们今后工作的莫大鼓励。

5、运动会结束了,一幅幅激动人心的场景却让我难以忘怀,我想家长和孩子在参与的活动中也留下了美好的回忆,有的回忆自己比赛过程中的刺激,有的又回忆自己和家人、老师分享的时刻,有的……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数孩子和家长们在活动中的各种笑容了。或许每个人的回忆会不同,但这些美好的回忆都是来自于同一场运动会。在活动的筹划和活动的过程中,很多感人的场景,也让我记忆忧心,感动不已。这次运动会的整体策划,幼儿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为了让孩子们身心都得到锻炼,老师们精心设计每一个项目,从生成宣传到活动支援,都尽心尽责。

6、本次活动的不足:家长与幼儿的互动较少

7、两次课注意了以前讲课罗嗦、重复学生的话的毛病。以前讲课,对于学生刚刚回答的问题,我总是再重复讲一遍,目的上是让学生充分理解,实际上助长了学生不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的毛病。在本组老师的再三指正下,我在这两次课上,尽力克制自己这方面的不足,对于学生能够回答的问题,就放心大胆地让学生自己解决,采用简单的语言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我发现没有老师的重复,学生能够听懂,这样节省出了很多时间进行其他内容的教学。我充分认识到了数学课教师语言应该注意简洁,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继续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8、在比赛开始前准备的一个小律动,让家长都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是很不错的;

9、课堂上注意了及时处理学生出现的问题,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并及时给予一定的反馈。以前自己急于进行教学进度,对于学生课堂上生成的一些问题或想法,我没有做到认真倾听并给予合适的反馈,这样错过了认识学生在某方面知识上可能出现的问题。在这两次课上,我注意了要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发现在简单的问题中学生也容易出错,这需要老师及时指正,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在课堂教学上,老师给予学生反馈不只表现在课堂纠错上,还要及时捕捉学生表述不清的地方,能够用多种方法解决的问题等,对于复习课,更要帮助学生进行算法的优化选择。在这节课上,学生在根据体育用品统计表提问题时,有的学生提出了“参加比赛的学生一共有多少人?”算式是6+12+8+4=30,我追问了学生是怎么计算的,目的是在计算连加运算式时要学会观察,学会使用“凑十法”。在处理智慧老人的挑战选择合适的体育用品这个问题中,有的学生购买了多个同样的体育用品,采用的是连加的计算方法,我注意到了引导学生用更为简便的乘法来计算,这样培养学生进行算法优化的意识。但在处理这个问题中,我没有进行小结,应该把连加和乘法进行对比,让学生从感观上认识,乘法的确比连加简单,认识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10、活动井井有条,一环扣一环;

11、烟屏摆放位置的随意性,终点计时、终点裁判执裁位置的错误都是影响比赛正常进行的不利因素之一。

12、1,小事成就大事,细节决定成败。幼儿园的工作想一想,都是孩子的吃,喝,拉,撒,睡,玩。等一些琐碎的小事,但正是这一个个芝麻大点儿的小细节,关系着众多的千家万户。团体操活动,大到孩子的全勤,队形的转换,服装的统一,幼儿的安全,小到幼儿衣服的加减,活动中的入厕,补妆,道具的增补,音乐的连接。任何一个小事都会影响整场活动的质量。而我的同事们,我的姐妹们总是细心地把危险,把问题解决在即将发生前。

13、以后更多的向园姐妹学习,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不断出新。

14、短暂的亲子活动很快就结束了,但大家颇感意犹未尽,相信这愉快的一个小时给孩子和家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幼儿在活动中锻炼了自我服务能力,也体会到了快乐,这是孩子最需要的!家长也在活动中放飞工作劳碌之苦,在活动中体验着快乐,亲情更浓了。重要的是通过这次亲子活动,不仅让家长了解到了幼儿园里亲子活动情况和活动安排,也使家长了解到了孩子各方面的能力程度。此次活动为家园共育创造了条件。对于孩子、家长、教师之间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更进一步的沟通。在家长的积极配合参与下,亲子活动圆满结束,活动效果较好,达到了预期的活动目标。

15、4,世间自有公道,付出总有回报。

16、设计教案时注意了过渡语的、使用。在以前教学时很少在使用过渡语上下工夫,通过这次课,我发现创设符合问题情境的过渡语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意识。过渡语贯穿整节课,给学生一个完整的概念,从另一个角度上让学生认识到事情有起因、经过、结果。他们在处理某个环节的问题时,从而认识到这个环节是为下面的内容作铺垫,培养了学生做事情要有始有终的态度。

17、游戏不能单一,无挑战性。

18、分享视频《家》较有教育意义,家长幼儿都看得很认真。

19、通过运动会孩子更加团结了。

20、从本次的活动,我收益颇丰。

21、这次运动会不仅让小朋友之间多了些许默契,也让家长之间多了不少沟通。这次比赛项目有三项,有些家长说不会啊,有些家长则提出了建议只要协心,有序,我们就能赢,比赛开始了,家长跟小朋友也兴奋起来了,有喊加油的,也有帮忙的,宝宝们上下车的速度越来越快,爸爸妈妈的手推车也勇往直前,他们特别的积极活跃。第二项是击鼓传花,家长们排好了长长的队伍,一个一个的将孩子轻轻地抱起传给下一个家长,有些孩子怕生哭了出来,可爸爸妈妈们玩得不亦说乎,在欢笑声中度过了有趣的时光,渐渐地融入到幼儿的世界当中,集体照中一张张可爱的大脸小脸印照着彼此,共同庆祝胜利的果实。

22、长距离项目记圈表的设计和印发不及时,直接影响比赛的正常进行。

23、孩子是每一个家庭的未来,他就象一张无字无画的白纸,交在父母手中。为父为母为师的责任就是要在这张白纸上添加色彩,使之鲜活,充满生命。这次亲子运动会使我们更加认识到家园互动的重要。小小的游戏,凝结了父母与孩子的亲情,连接了老师与家长的友情。这次活动,不仅使家长提高了认识,也让我们发现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这样更有利于实现了幼儿园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通过这次比赛,加深了家庭成员间的亲子感情,也为家园之间的沟通交流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24、在第四轮比赛,家长幼儿一起完成,是活动设计的趣味点,特为家长也设计了一个“心灵手巧奖”,

25、让孩子们体会到了运动会的快乐,竞争的乐趣,激发孩子的运动潜能。

26、做好备课,充分想到学生根据题目可能会引发出的想法,针对这些想法要有所准备。在以这些为基础的前提下,要进一步思考怎样创设问题情境,力求把解决问题的环节简单化,避免形式上的繁琐。第一节试讲课,当电脑课件出示淘气和笑笑的问题“24名学生参加50米跑步比赛,怎样分组最合理?”我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完后集体汇报交流。学生们根据乘法口诀认为分为2组、3组、4组、6组、8组。接着我问:选择哪种方案最合理?学生进行讨论,大多认可分为4组和6组这两种方案,由于我缺乏经验,急于按照教案去走,没有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当一个同学站起来说:“分为4组,因为操场上有4条跑道。”他的回答符合我备课时的思路,我马上认可了答案,并总结要根据操场的跑道条数来选择合理的分组方案。具有不同意见的学生也在我的总结下机械地认可了这种方案。上完课后意识到自己在这道题上理解错了,混淆了小组接力跑和赛跑的方式。在第二节课上我进行了调整。当出示问题情境时,问学生:每组有几人?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答案是2人、3人、4人、6人、8人,接着学生小组讨论选择哪种最合理。学生根据跑道的条数能很快地选择每组4人的方案,再接着利用乘法口诀计算出分成6组。当时有一个学生提出分为4组也可以,一条跑道一个组。由于在备课时考虑到了学生可能会出现这种思路,因此,我当场让4个组前6名学生起立,让他们模拟比赛,结果大家发现这是接力赛跑,与题目的要求不同。这样的引导既没有限制学生的思维,又能有效地把学生的发散思维集中。学生通过解决这道实际问题,从实际情况中区分了两种赛跑的不同方式,加深了对题目的理解。

27、筹备了一个多月的运动会团体操,已圆满结束。紧张,担心的情绪终于可以得到缓解。虽然运动会已经结束,但运动场上那一场场精彩的画面,热闹的氛围仍然记忆犹新。活动结束后,很多家长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由此,做为老师,我感到特别的欣慰和满足。

28、启发孩子玩出更多新花样的游戏,爱护我们的劳动成果,对于破损的器械及时修补。

29、2,工作着,快乐着,幸福着。这场活动,我对自已的工作有了更深的体会,只要我们把工作的过程当成一种美好的享受,便不会觉得有负担,况且我们是在做这么有意义的事情。

30、在一个喜庆的日子里,迎来了我们盼望已久的亲子运动会。此次运动会是宝宝和妈妈第一次参加的大型集体活动,所有的家长都不惜放下手头的工作来参加活动。虽然天气有点冷,但是宝宝和爸爸妈妈们都精神抖擞,,心里无比的激动,似乎又回到了童真的时代。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