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早安晚安励志

教师期中考试总结报告,期中考试后教师工作总结(精选78句)

期中考试后教师工作总结1

1、学生基本功不够扎实,学习困难学生较多,信心不足。教师在对学习困难学生的个别辅导上还做得不够。

二、建立良好的规范的班级制度,即班规

3、改变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建立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

4、课后反馈工作做的不到位。学习是一个过程,学生也许当时学懂了,但过一会就会忘记,我没有及时让他们背诵记忆和复习,而是培养他们自觉去背去复习,过高评价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5、

6、学生做题时过于马虎,没有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做题技巧。比如第四大题:组词成句题。有很多学生不注意细节,不是忘了写标点符号,就是忘了大小写。

7、学军姿,展风采的军政训练。

8、加强学习习惯和策略的培养。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如:独立思考的习惯,认真读题、仔细审题的习惯等等

9、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提优补差的同时没有很好地做到促中间。我过高的估计了学生的水平,我认为他们各个都有着很高的自主学习能力,基础相对比较好,并且有一部分很出色的“小老师”,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成绩不够理想。

10、“单亲家庭学生”x人、六是“留守学生”x人,因为用心,这次期中考试有五名同学把我写进了作文当中,因接班不到一年的时间,得到学生的认可,我很欣慰,同时我不放弃任何一个后进生,xx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尤其是xxx这次考试中的作文,虽然语言组织仍多方面欠缺,但由最初的无话可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突破了xxx字大关。我会续坚持以情激情,以情励人,施之以爱,拉其进步,贵在扶持,长抓不懈。

11、主题教育班会课,目标明确,效果显著

12、镇英语单科前100名,分数线为98分,我校仅有15人,一班2人,二班3人,一中某班仅在这一档就有21人,差距很大;

13、尊重生命,爱护生命的主题教育。

14、备学生:

一、思想教育工作常抓不懈

16、只有充分深入了解孩子才能更好的管理他们,我将我们班分为“五类学生”:一是“德困生”二是”心困生”x人,三是学困生”xx人、四是

17、班主任指令性工作上交不及时,不到位,阻碍了学校工作的'有序开展。

18、学区联谊,交换空间,换位体验。

20、镇前300名,分数线为78分,一班19人,二班21人,与一中某班的40人差距也很大;

21、做好常规教学工作检查,发挥团队合作精神。

22、在校领导大力支持和任课老师悉心教导下,我班学生录制的《老人与海鸥》语文课取得了全区第一名,xx老师指导的“放飞梦想”队课活动也取得了较好的区级荣誉,xx老师在区实验执教的英语观摩课也取得广大好评,当然,我们班级依然存在很多的问题,如:学生行为习惯、学习习惯还不是很好,文明礼仪做的还不到位,各门功课发展不均衡等,尤其是卫生打扫方面也是经常“榜上有名”,我将继续努力采取领导小组、分工责任制,充分发挥小干部的作用,层层严把,改变现有的班级不足之处。

23、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表现在稍复杂的数据和文字都会对一些能力较弱或习惯较差的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如,卷面上有不少单纯的计算错误、抄错数据、漏做题等低级错误。

24、二年级的同学普遍浮躁,思想不集中,学习不积极,叛逆情绪严重,并且教学内容多且杂、碎,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注重引导的同时,多使用容易吸引学生眼球的多媒体工具,既可以让学生产生兴趣,多加关注,也可以加大课堂的容量,知识点反复练习,用有限的时间保证质量的情况下增加练习的次数。

25、对学生还不够严格要求,学生的行为和学习习惯有待提高。班中总有上课多动、作业不完成者,作为教师在这方面抓得还不够。

27、镇前400名,分数线为66分,一班26人,二班29人;镇前650名,分数线为35分,一班52人,二班51人。

28、

29、心理健康教育课,形式新颖,拓展外延

30、贴近生活,学生都喜欢在情境中学习单词,这样不会感到枯燥乏味。

31、严格对学生的要求,并且坚持执行下去,学生的字迹差,要及时要求整改,在前一段的过程中间,总觉得初二学生的作业一下增多了,要求就相应的降低了,结果单词拼写、抄题、以及字迹上面失分很多,很是后悔。

32、大胆加入音标教学,培养学生自学单词的能力。教师自己要示范到位,发音清晰、准确,讲解发音要点,让学生听清后再跟说。

33、备教法:

34、部分班主任老师,尤其是青年班主任老师,责任心不强,早晨到位晚,工作不得法,效果不明显。

35、

36、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没有引起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的重视,问题学生一旦出现,只是一味地批评、发火,没有采取科学有效的心理分析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心理动机,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

四、真正关心学生,耐心细致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期中考试后教师工作总结2

1、班主任德育科研意识淡漠,缺乏潜心研究的精神。

2、团结奋进,强身健体的大课间。

3、六年级的学生,思想已经接近成熟,作任何事都有自己的主张,所以要耐心细致地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经常讲课当中结合本班实际进行深层思想教育,有几次课堂是以各种教育故事以及本班具体事例加上课文内容进行说教,一堂课下来学生意犹未尽,效果不错。

4、细化备课内容,备课的时候不仅要备重点、难点、常考点,更要关注学生的出错点,对于出错点要隔几天拿出来再练习,再识记,再讲解,如果可能的话,抽学生到自己那里抽查。

5、班主任技能大赛。

6、班主任青蓝工程。

7、教师上课讲得太多,学生练得太少。虽然有时想让学生多动手,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但有时由于学生的基础较差,有时为了赶进度等等一些原因使得很多时候仍然采用老的教学模式,课堂效率不够好。

8、建立健全学生会组织,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

9、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发挥教师群体力量进行备课,进而弥补自身个体钻研教材能力的不足,共同分析、研究和探讨教材,准确把握教材。

10、重趣味。我们在教学单词时不能一味让学生死记硬背,而应尝试运用多种形式巧记,如看动作、猜谜语、做游戏等。

11、继续做好提优补差促中间工作。

12、班主任德育科研课题研究。

13、

三、及时开好班会课

15、没有极好的耐性,耐心。很多题型想到了,也做到了,但做的不实。

16、班会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所以我及时抓好每周五班会课时间,对先进学生进行表彰,行为习惯较差的学让班干部进行说教,班会的内容形式多样,学习规范守则;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等一系列的内容使学生受到了不同方面的育。

17、教师课后反思不够。我们常有这样的困惑:有些习题不仅是讲了,而且是讲了多遍,可是学生的解题能力就是得不到提高!也常听见学生这样的埋怨:巩固题做了好多遍,成绩却迟迟得不到提高!这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了。诚然,出现上述情况涉及方方面面,但课堂教学值得反思,对课文进行阅读理解的方法还有待探索,即所谓“抛砖引玉”,然而很多时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太小,教师包办的太多。

18、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根据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

19、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技能的形成较好。

20、做好学生的课后辅导和心理疏导工作。

21、找个别学生谈心。

23、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使他们在经历和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获得属于自己的“活用”知识,达到举一反三。灵活应用的水平。

25、每天督促、检查、反馈。

26、班级管理特色明显,成绩突出。

27、成立家长委员会,共建家长学校。

五、成绩、不足以及改进措施

29、改变学生学习的一些思想观念,树立学好语文的信心。

30、开拓思路,设计出更多的题型。在这次期中考试中,无论是哪个班都存在这同一个问题,见过的就会,没见过的就一塌糊涂。

31、总的来说,我深深的体会到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剩最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我决心通过努力,让孩子们在小学生活中留下美好的回忆,学习上各有提高,做一名对的起学生对得起教师这个职业的合格小学班主任。

32、备教材:

33、对学生的管理,如果仅靠师生间的个人感情,则易造成管理上的放纵及随意、因此,开学之初我就制定了规范切实可行的班规(包括作业制度也是如此)、组员由组长负责,组长有课代表负责,课代表由班长负责,层层递进,深入把关,严格遵守,这样不仅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同时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也制约了思想差学习差的学生的一些行为,使他们屏弃自身的不良习惯。

34、班主任演讲技能的培训。

35、弱势群体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弱。表现在他们的判断题、应用题,主要原因学生在的学习过程中对于新知体验不深,头脑中建立的概念不清晰、不扎实。

36、认真设置课堂教学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

37、为加强家校联系,本学期学校启动了家校短信联系平台,9月29日中午,学校邀请中国教育信息平台的工作人员对全体教师进行了培训,老师们借助短信平台的方便、快捷等优点,加强与家长们的沟通,在两个月的使用中,老师们参与热情高,勤发短信多达1000条以上的老师有:孙培山、毕可桢、毕自松、于爱纯、梁海燕、丛淑凤、张桂丽、刘锦绣、刘妍妍、吕喜燕、高美玉、鞠慧珍、徐春燕、徐兰、徐明霞、孙静、姬晓丹、宋俊颖、张丽丽、谷丽英、李令清、王淑霞、王岩霞、肖雪、邢敏、赵海英、邹芳、贺静、王晓霞1。

期中考试后教师工作总结3

2、调动小组的积极性,小组教学在考试前的复习周,进入疲惫期,学生讨论以及发言的次数,积极性都有所降低,严重影响了考试士气,致使有90%的同学期中考试备考没有尽全力,也大大影响了考试成绩。

3、

4、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做好后进生的补差工作,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方法指导;严格要求学生,从最基础的知识抓起;根据学生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努力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