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健康局个人工作总结,卫生局个人工作总结(精选34句)
卫生局个人工作总结1
1、加强传染病的监测和管理。进一步规范市、乡、村三级防控机构的管理,完善综合目标责任制管理,每月督导检查,年终考核通报;进一步规范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开展传染病漏报调查,提高了传染病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进一步规范结核病人的全程管理,212例病人进行全程随访督导,治愈率达95%以上;进一步规范性病、艾滋病防治,有效进行娱乐场所干预,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建设进展顺利,建成了XX市医院的艾滋病初筛实验室;进一步规范鼠疫防治工作,落实联防责任制,开展鼠防知识培训,确保了没有发生人间疫情;进一步规范其他地方病管理,加大碘盐推广力度,开展碘盐、水质和布病监测,全面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2、服务能力建设。举办了学校传染病防治、妇幼保健、疾病预防控制、甲级村卫生室建设、中医药知识与技能等6个短期培训班,培训1800余人次,提高了基层医务人员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提高了正确处理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3、加强了护理队伍的建设和管理,积极树立“白衣天使”良好形象,组织做好一年一度的“5、12”护士节庆祝及相关宣传活动,楠竹山卫生院宾芯被评为“湘潭市优秀护士”。
4、落实医疗保障政策。
5、组织领导。区、乡镇均成立了由政府及相关部门组成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实行统一编导、统一部暑,统一行动;完善了全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案》;我局抽派专门人员成立了卫生应急办公室,公布了卫生应急值班电话(3986120),各医疗卫生单位做好了卫生应急人员、车辆、物资的各项准备工作。
6、医疗设备配套项目。按照甘肃省乡镇卫生院基本设备配置标准,争取到乡镇卫生院设备375台件,价值250万元。今年7月,x光机、b超、心电图机等首批设备已到位,共计46台件,价值79、2万元;其他设备省上已完成招标采购,12月份即可落实到位。
7、计划免疫。儿童计免工作有效开展,1-6月ⅰ类疫苗接种4、8万人次,免费金额5万元,计免相关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通过省疾控中心和全市计免交叉检查,我区计免工作再创佳绩,建卡建证率达100%,卡证相符达97、62%,五苗覆盖率达99、21%。
8、建立和完善卫生应急体系。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市政府下发了《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及各种重大传染病的应急预案,成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及其专业组,开展专业人员培训,增加物资储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明显增强。
9、实行卫生执法责任制。市政府、市卫生局、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以及卫生监督所内部科室、执法人员层层签订了执法责任书,市卫生局还与其他医疗卫生单位也签订了执法责任书,达到了“横签到办、竖签到底”的要求,保证了执法任务的落实;加强执法队伍管理,定期开展内部稽查和案卷评查工作,提高了执法工作水平,全年没有发生错案和执法行为过错。
10、全面加强中医药工作。以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市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健全了市、乡、村三级中医医疗预防保健网络。市中医院突出中医特色,以专科专病建设和中医药科研为重点,不断加强内涵建设,大胆探索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满足了不同层次人群的中医药保健需求。同时,加强了市级综合医院中医科建设。市医院恢复了中医科,开设了针灸理疗科,中药品种达350种以上,中成药品种达180多种;配备和引进中医专业人才5人,开放中医住院病床4张。乡镇卫生院全部设立中医科,建成了比较规范的中药房(库);中成药和中药饮片达到350种以上;中医门诊量占门诊总量的37%,住院病人的中医药诊疗率达到80%以上。市卫生局还投资10万元为乡镇卫生院购置了18个高标准的中药柜;卫生院自筹资金14、7万元,购置了风湿治疗仪、电针仪等中医诊疗设备30余台(件)。村卫生所全部达到了三室分开的建设标准,71名乡村医生全部经过了中医药知识的系统培训,村卫生所全部配备了50种以上的中药饮片或30种以上的中成药,都能够开展常见病和多发病的中医诊疗工作。11月份,通过了国家级的评审验收,我市建成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市。
11、村卫生所建设项目。采取多种措施和办法,自筹资金61万元,改、扩、新建了建筑面积达920㎡的月牙泉、中渠、魏家桥、高台堡、石槽、阶州、芭子场、闸坝梁、大庙、李家墩、武威庙、甘家堡、社办林场等13个村卫生所,进一步改善了村卫生所的基础条件,巩固了县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
12、落实乡镇卫生院扶持政策。市上始终坚持把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在农村,从资金投入、设备购置、人才引进、定点帮扶等各个方面对乡镇卫生院给予扶持。今年,除全额供给人员工资外,认真落实“六个一”工程,为乡镇卫生院添置医疗设备123台件,价值106万元;引进13名大中专毕业生到乡镇卫生院工作;城镇医疗卫生单位对南湖、孟家桥、杨家桥等卫生院进行定点帮扶;各卫生院也选送22名医务人员赴上级医院进修学习,有效提高了乡镇卫生院的综合服务能力。同时,市级医疗卫生单位也引进本科以上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21名,并选派11名年轻骨干参加全省“万名医生支援农村卫生工程”。
13、落实卫生投入政策。近几年,特别是今年以来,市上进一步加大了卫生事业的投入,落实了市级医院床位补贴翻番、乡镇卫生院人员工资财政全额供给和乡村医生的劳务补助等目标和任务。市级医院(XX市医院和XX市中医院)的床位补贴在2006年65万元的基础上,今年翻了一番达到130万元,平均每床达到3003元;乡镇卫生院现有102名人员的工资286万元由市财政全额供给,目前已经到位;64名乡村医生的劳务补助7、68万元(其中:省级财政补助3、84万元,大市财政补助1、54万元,本级财政补助2、3万元)已全部到位。
14、乡镇卫生院建设。投资100万元的仁里镇中心卫生院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现已进入室内外装修阶段;投资50万元的西宁乡卫生院迁建工程已完成主体工程,只待装修;投资100万元的南强镇中心卫生院建设项目已至三通一平,即将破土动工;投资100万元的桂花镇中心卫生院住院楼改建工程已拆除旧房,达到三通一平,即将开标,并积极申报日本利民工程无偿援助项目;投资20万元的新桥镇卫生院改造工程已拆除旧房,达到三通一平,正与镇政府协调征地事宜;投资15万元的老池乡卫生院旧房改造正积极筹建之中;投资195万迁建了河沙镇和保升乡卫生院,改造了复桥镇卫生院,均已竣工投入使用。
15、结核病防治。继续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全面落实结核病人的归口管理和督导治疗,1-5月,接诊初治涂阳161人,复治涂阳19人,重症涂阴55人,初治涂阴72人,全部予以免费治疗,免费金额达50万元。
16、碘盐监测。上半年,完成碘监测130份,对270名学生进行了碘缺乏病监测,并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
17、新农合工作。考察学习了大英县新农合工作,撰写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考察报告》被区府采用;《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对策建议》被区委采用。做好了新农合的前期办公场所及设备的准备工作。
18、进一步加强医疗卫生技术人员的准入管理,完善医师、护士执业注册的管理制度,开展相关的监督检查工作。上半年共进行医师执业注册34人,护士首次注册发证7人,补发证2人。
19、进一步落实医政管理“六项制度”。认真落实医疗机构违法违规行为记分管理制度,在城乡医疗机构中开展了违法违规行为记分管理;认真落实医疗机构准入量化评审制度,对城镇医疗机构进行了量化评分,14家不符合要求的医疗机构分别被给予限期整改和取缔的处罚;认真落实医疗机构巡查制度,每年对市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进行两次医疗质量巡查;认真落实小型医疗机构定期例会制度,每季度召开1次社会办医和个体医疗机构负责人会议;认真落实医疗机构集中校验制度,完成了农村71个医疗机构的集中校验,配合XX市卫生局完成了47家城镇医疗机构的集中校验;认真落实医疗机构执业服务信息公示制度,每月在敦煌卫生信息网上公示市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的执业服务信息。同时,在全市广泛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加强急救体系建设,急救绿色通道24小时畅通,开展了医疗服务质量督查和室间质评,督促医疗单位落实了13项核心医疗制度,有效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今年,医疗纠纷明显减少,没有发生医疗事故和越级上访事件。
20、进一步加大了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工作,重点抓好农村卫生人员的培训工作。先后组织5个乡镇卫生院的卫生技术人员共42人次参加市局举办的相关专业知识培训班。并做好了全区乡镇村中医药人员学历教育培养对象的摸底工作,上报了13名学历教育培养对象的有关资料。积极组织卫生技术人员参加市内举办的有关业务知识培训班3期,参学人员42人,参加市级各类学术活动5次,参学人员78人。
21、初保工作。新桥镇正努力创造条件,准备各项资料,积极迎接上级检查验收。
22、应急队伍。以区医院、区疾控中心为主,组建了一支有较丰富临床经验的医务人员和有现场处置经验的疾病预防控制专业人员的卫生应急队伍,落实了应急责任科室和具体责任人,成立了专家咨询委员会。
23、五墩卫生院建设项目。根据全市小城镇建设规划和撤乡并镇的实际,市上将原设计投资25万元、建筑面积400㎡的五墩卫生院调整为投资150万元、建筑面积1600㎡的莫高镇卫生院。目前,已完成了建设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明年4月份即可开工建设。
24、做好计划免疫工作。实行儿童计划免疫信息化管理,规范接种工作程序;加强冷链和疫苗管理,保证疫苗效价;及时发放接种补助,调动了防保人员积极性;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了接种成功率。全年出生1040人,建卡、建证率均达100%。“五苗”接种率达99、8%,其中糖丸、百白破、麻疹、卡介苗接种率均为100%,乙肝疫苗接种率为99、5%。“五苗”全程合格率96、2%。
25、深入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今年,重点开展了打击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专项行动,卫生、公安、药监等部门联合制定印发了《20xx年XX市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和《XX市打击非法采供血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XX市打击非法行医和打击非法采供血专项整治领导小组,组织联合专项检查3次,重点查处非法行医、超范围开展诊疗活动和违规采集、使用血液及其制品的不法行为。先后对市内190多家医疗卫生单位、个体诊所及药店进行监督检查,取缔非法行医2家、药店坐堂行医5家6人次;查处超范围开展诊疗活动的医疗机构4家,清退聘用的非卫生技术人员16名,罚款10100元;没有发现违法采供血现象。
26、社区卫生工作
27、农村卫生工作
28、疫情报告。各医疗卫生单位全部实行了疫情网络直报,疫情卡片录入率达100%,录入及时率达100%,准确率达100%。
29、信息报送。开通了疫情网络直报系统,规范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报送工作,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要求2小时内电话上报,6小时内书面报告,每月由应急办人员报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月报及经济损失信息。
30、传染病防治。完善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狠抓了非典、禽流感、霍乱、狂犬病、结核病、鼠疫等为重点的传染病防治工作,有效控制了传染病疫情的暴发和流行,完成了afp监测任务。
31、甲极村卫生室。现已完成东山村、余建村和黄莲沱村等7个甲极卫生室建设,其余4个正在陆续建设之中。
卫生局个人工作总结2
1、完成其他卫生监督任务。加强576家公共场所的监督检查,公共用具的消毒合格率为93、1%;开展化妆品专项检查,查处2种不合格化妆品;开展职业病防治监督,全市13家职业危害单位的668名工作人员全部建立了健康档案,监督覆盖率达到100%;全市有放射装置的诊疗单位21家,全部核发医疗机构放射诊疗许可证,发放率达100%。
2、一是规范了先锋、护潭二个乡的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工作制度,先锋和护潭卫生院均与各村卫生室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状。二是对长城乡要设置的14个村卫生室进行了现场查看,并提出了设置指导意见,现有4个村卫生室按要求已验收合格,其余10个正在按要求进行建设。三是落实省委、省政府为民办的第六件实事,搞好楠竹山卫生院的改造、扩建工程,目前该院的规划设计图纸已经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查通过,正在按要求进行施工建设。
3、强化食品卫生监督。今年,按照省卫生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食品卫生专项整治工作紧急通知》的要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餐饮消费食品安全、农家园、黄金周、幼儿园、肉类等食品卫生专项整治活动;对700多家餐饮单位中实施了食品量化分级管理;开展了餐饮具的消毒监测;重点加强了集中式餐具消毒企业的监管,食品安全状况根本好转。目前,全市食品生产经营企业2072户,全部核发了《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5203人,全部进行了健康体检,发现“五病”患者10人,全部调离了食品卫生岗位。抽检餐具1743份,合格1431份,合格率为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