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优美生动的句子,荷花(102句)
荷花1
1、指图引读这一段最后一句话,讨论。
2、学习第三小节
3、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自由读课文,想象荷花的样子。认真朗读课文,通过你的朗读把荷花的美读出来。
5、“露”等词进行比较,引导学生认识“冒”字最能反映荷花顽强的生命力。)
6、 教学时间:
7、指名分节读课文
8、总结全文
9、细致描绘的写作方法。
10、朗读、背诵课文
11、背诵课文
12、学会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13、 教学目标
14、细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体会荷花的美。
15、学习第三段
16、再读课文,初步读出感情。
荷花2
1、作业
2、在表情朗读和语言训练中——抒情
3、仿照课文用优美的语言描写荷花。
4、设计理念
5、在初读课文和激发动机中——入情
6、细读课文,体会荷花的美。
7、作业
8、初读课文
9、“露出”、“饱胀得……要破裂似的”进行分析。)
10、“快乐”、“好梦”等词语)
11、激趣导入
12、通过对课文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文字的反复朗读感悟,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培养审美能力。
13、说说看小鱼、蜻蜓会告诉我什么?
14、质疑
15、检查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
16、我们来看看叶圣陶爷爷是怎么写荷花的。
荷花3
1、事、景、物的形象,更重要的是通过形象寄托着作者的情感、意愿,及至整个心灵。因此在精读读出语感神韵时,要引导学生更深地理解语言,将学生的情感移入课文描写的对象上,从而使已激起的情感深化。然而,这虽是儿童情感的一种不自禁的情感流向,但还是需要外力作用的。这就是:①借助比较区别;②借助想象展开;③借助语言媒介。通过这些,学生的情感会向深层发展,并产生移情活动。
2、指名读课文,你觉得怎么读能表现出荷花的美就怎么读,读后说一说你为什么要这样读。其他同学听后说说你从他们的朗读中觉得荷花美吗?为什么?
3、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朗读课文
5、语速、语气来表达,抒发他们对作品中人物、角色、场景是热爱的或者是憎恨的,喜悦的或是悲伤的,同情的或是厌恶的,留恋的或者是憧憬的情感。因此表情朗读是抒发学生内心感受的一种常用形式。
6、课件展示:看图想象说话。(具体内容见设计思路)
7、男、女生分读写荷花荷叶的句子。
8、三段的教学中,我都设计了美读环节。特别是第二段,还安排了背诵训练。在反复品读欣赏后,荷花的美跃然纸上,呼之欲出。图文对照,学生定会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此时,学生的情感达到了高潮,这一背诵环节,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语言文字美的品味,而且促进了学生对优美语汇的积累和内化,从而更好地抒发了学生的情感。
9、引读课文
10、二小节各说了什么意思?
11、选择你最喜欢的一段练习有感情的朗读,看谁读得最好。
荷花,是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案,本教案由Word软件制作,文件大小为 13 K,创作者将在文件内注明,已被网友下载次,受欢迎程度为级。12、想到的写清楚的。
13、楼阁、小桥、游船。这是多么优美的一幅充满生机的画面啊!
14、看了这么多荷花你想说什么?你有什么感觉?
15、指名读、评读。
16、细读第二段
荷花4
1、抄写生字新词
2、图文结合,抓住重点词语,深入理解课文一、二小节
3、把你觉得最好看的一种记在自己的脑海里。说给同学们听听。
4、“碧绿”、“冒出来”、“饱胀得……要破裂似的”相呼应。
5、看课件,体会这种感觉。
6、学习第四小节
7、过渡:荷花的形态引人入胜,值得观赏,荷花的美姿更有迷人的魅力。
8、通过对课文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文字的反复朗读感悟,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培养审美能力。
9、学会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10、白荷花的美姿的确是太有魅力了,作者被眼前这池荷花深深地陶醉了,让我们也用陶醉的语气来美美地读读这一段。
11、课件展示:看图想象说话: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有的____,有的____,还有的_____。小小组讨论,指名说,集体评议。
1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第二段,想想这段有几句话,你最喜欢读哪几句,为什么?
14、学生畅谈感受。
15、老师这儿有一些荷花图,看图仿照书上的句子说说它们的姿势。
16、教学过程
荷花5
1、设计思路
2、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段,多读几遍,要求
3、初读课文
4、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5、音乐的、表演的艺术直观,让学生仿佛看到,也听到,整个心灵感受到,在学生眼前再现课文中描写的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形象。
6、指名读课文。
7、课文哪一段最具体地写了荷花的美?
8、自由读
9、指导背诵
10、 第二课时
11、不同姿态的白荷花和碧绿的荷叶,色彩清丽,充分展示了荷花素洁、高雅的本色。我依据这个材料制成鲜活的课件进行展示,并配上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去描绘:“瞧,这就是小作者看到的荷花开放时的样子,放眼望去,微波粼粼的水面上,漂浮着碧玉盘似的绿叶,透过荷叶的缝隙,一枝枝荷花从水里探出头来,就像穿着洁白衣裙的少女,在微风中亭亭玉立。它们当中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了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则微露笑脸,含苞欲放;有的还未绽开,看起来饱胀得马上就要破裂似的。啊,小鱼儿在荷叶下快活地游着,蜻蜓在荷花上快乐地舞蹈。这是多么生动的一幅荷花图啊!同学们,你们听了老师说的话有什么感想呢?课文第二段具体而生动地展现了荷花的形状美,与插图最为照应,我就采用“直奔重点段”的方法,以“课文哪一段最具体地写了荷花的美”引入第二段的学习。
12、学习第五小节
13、你能把它背出来吗?看课件背诵。
14、指名背诵。
15、略读第一段
16、指名读
荷花6
1、初步体会荷花的美。
2、指导背诵第二段。
3、从图入手,导入新课
4、指名读课文第三自然段,你还能想象出哪些样子的荷花,描述一下。
5、说说自己看后的感觉。
6、导入
7、“像……大圆盘”、“碧绿”等词语进行分析比较,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荷叶的色彩美和形状美,以及它旺盛的生命力,为下文分析“一大幅活的画”作铺垫,同时培养学生对词语的初步赏析能力。
8、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种花。
9、出示荷塘图,说一说你所看到的景色。
10、配乐朗读一至三段,再次感受荷花的美
11、检查复习
12、视觉、思维、想象,“多频道”运作,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形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的课堂基调。教学也因为学生的入情,而进入了积极的状态。
13、细读课文第三自然段,体会溶入自然的感觉。
14、 教学过程
15、在领悟课文的神韵中——移情
16、能仿照课文用优美的语言描写荷花。
荷花7
1、 教学过程
2、指名说
3、自由轻声地读读课文: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呢?
4、在感受课文描写的形象中——动情
5、“情动而辞发”、“为情造文”等等阐述都表明“情”是“文”的命脉。小学语文教材正是“情景交融”的产物,其中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荷花》是一篇写景记叙文,写了“我”在公园的荷花池边观赏荷花并展开想象的事,赞美了荷花婀娜多姿、生机盎然的美,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课文作者因景入情,以情观景,情景交融,不仅写出了荷花的丰姿,而且写出了荷花的神韵,使读者既赏心悦目,又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有情,教材亦有情,“教材——学生”之间的情感的桥梁就是我们老师的情感,要由老师去传递,去强化,让学生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入情、动情、移情、抒情。课堂教学以情感为纽带,变得更富诱惑力,使学生的好学精神得到培养,促使学生在好学、乐学中逐渐懂得爱,懂得热爱崇高,追求美好。
6、小作者看到的荷花是怎样的呢?课件展示,教师用语言进行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