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早安晚安励志

道教经典语录语句大全(整理79句)

1、兵强则灭,木强则折;革固则裂,齿坚于舌而先敝。《淮南子·原道》

2、乐之为道,总在能顺。致乐之道,总在能顺时而动。《周易阐真·卷一》

3、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道德经》

4、不务修德,而求非望之福,非愚而何?《七破论·破愚论》

5、名在无极不可名,名在太极则可名。《太上十三经注解》

6、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庄子·人间世》

7、欲致鱼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木。《淮南子·说山训》

8、多欲亏义,多忧害智,多惧害勇。《淮南子·缪称训》

9、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老子》

10、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道德经》

11、无人心即有道心,道心是心非心。《周易阐真·卷一》

12、太山之高,背而弗见;秋毫之末,视之可察。《淮南子·说林训》

13、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庄子·逍遥游》

14、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庄子·天下》

15、明君不释法度,故机诈不肆其巧。《抱朴子·外篇·用刑》

16、名,万物之母。《老子》

17、欲修大道者,理无别诀,无非神界而已。《金仙证论序·炼丹第一》

18、金以刚折,水以柔全,山以高陊,谷以卑安。《抱朴子·外篇·广譬》

19、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20、过载者沉其舟,欲胜者杀其生。《抱朴子·外篇·安贫》

21、病困乃重良医,世乱而贵忠贞。《抱朴子·外篇·广譬》

22、百川易源,而皆归于海;百家殊业,而皆务于治。《淮南子·汜论训》

23、其动,止也;其死,生也;其废,起也。《庄子·天地》

24、夫大寒至,霜雪降,然后知松柏之茂也。《淮南子·俶真训》

25、丹道以炼己为始,以温养为终。《参同契直指三相类下篇》

26、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

27、勿助勿忘而养,勿寂勿照而温。《慧命经集·正道工夫直论第十一》

28、兵强则灭,木强则折,革固则裂,齿坚于舌而先敝。《淮南子·原道》

29、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德经》

30、善游者溺,善骑者堕,各以其所好,反之为祸。《淮南子·原道》

31、还虚之功,唯在对境无心而已。《仙佛合宗语录·最初还虚第一》

32、待西施、毛嫱而为配,则终身不家矣。《淮南子·齐俗训》

33、道德,天地之神明也。天地,道德之形容也。《道德指归论·勇敢篇》

34、道之费隐不可道,道之发见则可道。《太上十三经注解》

35、不学而求知,犹愿鱼而无网焉。《抱朴子·外篇·勖学》

36、修道者,贵乎恒于正道,尤贵乎恒行于正道。《周易阐真·卷一》

37、修行大抵要聪明,只恐聪明太外呈。《播溪集·聪明》

38、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

39、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道德经》

40、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政教有经,而令行为上。《淮南子·氾论训》

4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庄子·养生主》

43、百年大小荣枯事,过眼浑如一梦中。《播溪集·落花》

44、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庄子·在宥》

45、圣人不贵尺之壁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淮南子·原道训》

46、云厚者雨必猛,弓劲者箭必远。《抱朴子·外篇·喻蔽》

47、形不得神不能自生,神不得形不能自成。《西升经·神生章》

48、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士尚志,圣人贵精。《庄子·刻意》

49、国无义,虽大必亡。人无善志,虽勇必伤。《淮南子·主术训》

50、与妒胜已者而谋举嫉恶之贤,是与狐议治裘也。《抱朴子·博喻》

51、长要心定,行住坐卧皆是行道。《丹阳真人直言(示门人)》

52、执志不绝群,则不能臻成功铭弘勋。《抱朴子·广譬》

53、吞舟之鱼荡而失水,则制于蝼蚁,离其居也。《淮南子·主术训》

54、槁竹有火,弗钻不然;土中有水,弗掘无泉。《淮南子·说林训》

55、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今之人,内化而外不化。《庄子·知北游》

57、日不知夜,月不知昼,日月为明而弗能兼也。《淮南子·缪称训》

58、无名者道之体,而有名者道之用也。《道德真经取善集》

59、善游者溺,善骑者堕,各以其所好,反自为祸。《淮南子·原道训》

60、钩曲之形无绳直之影,参差之上无整齐之下。《抱朴子·广譬》

61、能至于无乐者,则无不乐;无不乐则至极乐矣。《淮南子·原道》

62、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德经》

63、神住则精凝。精凝则气归,气归则丹结。《玄肤论·元精元气元神论》

6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道德经》

65、言而必有信,期而必当,天下之高行也。《淮南子·汜论训》

66、坚志者,功名之主也;不惰者,众善之师也。《抱朴子·广譬》

67、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道德经》

68、有实而无乎处者,宇也;有长而无本剽者,宙也。《庄子·庚桑楚》

69、目妄视则淫,耳妄听则惑,口妄言则乱。《淮南子·主术训》

70、亡国之法有可随者,治国之俗有可非者。《淮南子·说山训》

71、惟不求利者为无害,惟不求福者为无祸。《淮南子·诠言训》

72、极而反,盛而衰,天地之道也,人之李(理)也。《经法·四度》

73、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庄子·缮性》

74、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庄子·秋水》

75、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庄子·人世间》

76、悲乐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过;好恶者,心之失。《庄子·刻意》

77、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老子》

78、道之精微,莫如性命。性命之修炼,莫如归一。《金丹大要·图说》

79、养性之道,不欲饱食便卧及终日久坐,皆损寿也。《养性延命录》

80、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中。《道德经》

81、能夺天地之真气,可以长生。《大丹直指·论合日月真气》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