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古诗 虞世南朗读诗意(精选27句)
蝉古诗 虞世南朗读诗意1
1、①垂緌(ruí):古人结在颔下的帽缨下垂部分,蝉的头部伸出的触须,形状与其有些相似。
2、烦劳你的鸣叫让我能够警醒,我也是,家徒四壁,举家清苦。
3、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4、②清露:纯净的露水。古人以为蝉是喝露水生活的,其实是刺吸植物的汁液。
5、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连续不断的鸣叫声从稀疏的梧桐树枝间传出。
6、作者:虞世南(唐代)
7、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8、这是一首咏物诗,咏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浓郁的象征性。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诗的关键是把握住了蝉的某些别有意味的具体特征,从中找到了艺术上的契合点。
9、《蝉》虞世南
10、虞世南《蝉》垂穗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译文我喝的是清冽的露水悦耳的叫声自梧桐林向外远播声音传的远是因为我站的高并不是借助了的秋风(可及米kejiMi1.com)
11、《蝉》是唐代诗人虞世南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咏物诗通过对蝉的姿态、习性、居所、鸣声的描写,赞颂了蝉的清高风雅和不同凡响的品德,暗喻自己立身品格高洁,不需要凭借某种外在力量自能声名远扬,表达了对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
12、你栖身高枝之上才难以饱腹,虽悲鸣寄恨而无人同情。
13、⑤藉:凭借。
14、我官职卑下,行踪飘忽不定,家园难返,故乡的田园也早已荒芜。
15、蝉虞世南〔唐代〕
16、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响亮的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
17、意思是: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蝉声远传是因为蝉居在高树上,而不是依靠秋风。
18、④疏:开阔、稀疏。
蝉古诗 虞世南朗读诗意2
1、诗人杜甫没有关于名字为蝉的诗,其他诗人有:
2、③流响:指连续不断的蝉鸣声。
3、蝉正是因为在高处它的声音才能传得远,并非是凭借秋风的力量。
4、全诗托物比兴,诗人以蝉高洁傲世的品格自况,形象完整丰满,韵味含蓄深长,描写动静结合,细致入微。
5、虞世南〔唐代〕
6、蝉正是因为在高处发声它的声音才能传得远,并非是凭借秋风的力量。
7、译文及注释
8、《蝉》是唐代诗人虞世南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是首托物寓意的诗。
9、蝉垂下像帽带一样的触角吮吸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声音从稀疏的梧桐树枝间传出。蝉声远传的原因是因为蝉居在高树上,而不是依靠秋风。言外之意是一个品格高尚的人不需要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扬。这是一首咏蝉的诗句,讴歌了蝉的高洁品格。但也是托物言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