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早安晚安励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翻译是什么?,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翻译(精选22句)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翻译1

1、我的家书应该送到什么地方呢?北去的归雁啊,请给我捎回洛阳那边!

2、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之时,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龙标地方偏远要经过五溪。

3、家书既已寄出,会被送往何处?希望北归大雁,送到洛阳之边。

4、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6、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7、我寄愁心与明月,是将自己的愁心托付于明月

8、郁郁葱葱的山外是旅客的道路,船航行在绿水之间。

9、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10、《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是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以抒发感愤,寄托慰藉,表达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首句写出了春光消逝时的萧条景况,渲染了环境气氛的黯淡、凄楚;次句是对王昌龄“左迁”赴任路途险远的描画,显出李白对诗友远谪的关切与同情;三、四两句寄情于景,对诗友进行由衷的劝勉和宽慰。全诗选择了杨花、子规、明月、风等意象,以奇特的想象力编织出一个朦胧的梦境,虽未追叙与好友昔日相聚的情景和友谊,但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把友情抒发得真挚感人。

1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2、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驮着游子前行。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极度忧伤的旅人还漂泊在天涯。

13、作者:李白

14、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5、《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绝。原文为:

16、夜色将尽,海上旭日东升;新年未至,江中春意已现。

17、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

18、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19、使至塞上作者:王维〔唐代〕

20、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吐蕃发兵攻打唐属国小勃律(在今克什米尔北)。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春,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涤西大破吐蕃军。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使凉州,出塞宣慰,察访军情,并任河西节度使判官,实际上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首诗即作于此次出塞途中。

21、《闻王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表达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原文为: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白话译文: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之时,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龙标地方偏远要经过五溪。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暖的月亮,希望它能随着风一直陪着您到夜郎以西。扩展资料此诗一说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八载(749年),一说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二载(753年)。当时王昌龄从江宁丞被贬为龙标县(今湖南怀化黔阳县)尉,李白在扬州听到好友被贬后写下了这首诗。《新唐书·文艺传》载王昌龄左迁龙标尉,是因为“不护细行”,也就是说,他的得罪贬官,并不是由于什么重大问题,而只是由于生活小节不够检点。在《芙蓉楼送辛渐》中,王昌龄也对他的好友说:“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即沿用鲍照《白头吟》中“清如玉壶冰”的比喻,来表明自己的纯洁无辜。李白在听到他的不幸遭遇以后,写了这一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篇,从远道寄给他。

22、次北固山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