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早安晚安励志

隐患排查治理台账模板,隐患排查治理方案收集(精选78句)

隐患排查治理方案收集1

1、隐患签转与撤销;

2、四、公司各单位要加强对自然灾害的预防。对于因自然灾害可能导致事故灾难的隐患,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本规定的要求排查治理,采取可靠的预防措施,制定应急预案。在接到有关自然灾害预报时,要及时向下属单位发出预警通知;发生自然灾害可能危及人员安全的情况时,要采取撤离人员、停止作业、加强监测等安全措施,并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

3、新隐患填报(自查、互查、安环部检查)

4、B级:难度较大,科(队)、车间(工段)解决不了,须经矿(厂)、处解决的隐患。

5、五、公司安监部及各驻矿、厂、处安监处(站)要对隐患进行跟踪监督检查,直至隐患彻底整改解决或得到有效控制。

6、三是落实隐患排查治理资金。

7、三、生产、建设单位在隐患治理过程中,要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置警戒标志,暂时停产或者停止使用。

8、日常检在包括班组、岗位员工的交接班检查和班中巡回检查,以及基层单位领导和工艺、设备、安全等专业技术人员的经常性检查。各岗位应严格履行日常检查制度,特别应对关键装置要害部位的危险点,源进行重点检查和巡查。

9、隐患排查方式采用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检查,日常检查等方式进行隐患排查。

10、C级:由科(队)、车间(工段)和生产业务部门可以解决的隐患。

11、隐患排查治理结束后应记入隐患排查治理台账,并对该情况进行评估,运用PDCA管理方法,对现有的环境、制度、设备等情况进行总结反思再提高。

12、b)下发隐患整改通知。对于当场不能立即整改的,由隐患排查组织部门下达隐患整改通知,按照管控层级下发至隐患所在位置责任部门或者责任人员进行整改。对于日常排查出的隐患,班组及岗位应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或者超出整改能力范围的按照程序上报,由上级责任部门下发隐患整改通知。隐患整改通知内容应包含隐患描述、隐患等级、建议整改措施、治理责任单位和主要责任人、治理期限等内容;

13、对于重大隐患,要制定并实施隐患治理方案。重大隐患治理方案要包括以下内容:

14、第十一条坚持“不安全,不生产”的原则,对当时不能立即排除的隐患要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加以控制,并限期解决。对隐患无防范措施的场所或单位,要坚决予以停产整改。

15、治理的目标和任务;

16、第九条安全生产隐患确认与上报。

17、一是落实隐患排查治理责任。

18、处理方式

19、每季度及每年要对企业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例如可以分析不同类型隐患占比,也可以按不同月度季度等不同周期对比分析等,除此之外建议关注两个方面:一是同一类型的隐患是否存在反复发生情况,要深入剖析原因,分析是否存在制度、机制缺陷以及之前治理措施的有效性,以便持续改进;二是同一区域发现隐患的数量是否存在持续增长的情况,持续增长的区域要重点分析区域内相关管理人员安全责任落实情况或者其他原因。

20、开展隐患排查,通报隐患信息;2、实施隐患治理;3、治理情况反馈;4、验收。

21、隐患整改

22、三、公司安全监察部监督检查重大隐患的整改治理进度。公司其他业务部门负责实施本职范围内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

23、安全监察部接到隐患报告后,要按照职责分工立即组织核实并予以查处;发现所报告隐患应当由其他有关业务部门处理的,应当立即移送有关部门并记录备查,并跟踪到隐患得到治理。

24、建立隐患治理台账,落实隐患的整改责任人、整改完成时间、整改措施和临时防范措施、整改资金、验收标准及验收人,俗称“五定”,隐患治理台账也称“五定”表;

25、二、隐患治理排查工作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26、第七条隐患排查与治理所需的资金由公司及二级单位从专项资金中解决,要保证有充足的资金整改治理隐患并落实到位。

27、一、隐患整改贯彻“分级负责,责任落实”的原则,公司总经理、矿(厂)长全面负责;分管经理、分管矿(厂)长、各级总工程师组织各业务部门对隐患要抓紧整改,做到五落实,既“项目落实、设备材料落实、资金落实、时间进度落实、责任落实”。

28、综合检查

29、根据标准化规范来看,隐患排查首先要确定制度与隐患排查小组,明确责任人,同时统计本单位企业内相关的场所、人员、环境、设备等等可能暗含隐患的地方。

30、五是落实隐患排查治理预案。

31、第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安全生产隐患,均有权向公司安全监察部和有关业务部门报告。执行公司隐患报告和举报奖励制度。

32、隐患统计、报表、给上级主管部门上报数据;

33、第十二条生产、建设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未履行隐患排查治理职责,导致发生安全事故的,将依法给予处罚。

隐患排查治理方案收集2

1、同时,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因提供对隐患按照上报、整改与复查的闭环管理,在流程中对“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进行严格控制管理,管理人员可以在平台中即时查询隐患的发现和治理情况,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复查;

2、一、公司总经理对所属各生产、建设单位的重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全面负责。

3、验收人按验收标准对隐患整改情况进行评估,评估合格同意隐患闭环,评估不合格要重新进行整改;

4、第十三条本办法从发布之日起执行。

5、隐患复查

6、二、隐患在未治理完成前必须每次都报,直至隐患整改治理完成,对于不报隐患的单位,公司不安排安技措费用。

7、第四条职责权限。

8、a)通报隐患信息。隐患排查结束后,将隐患名称、存在位置、不符合状况、隐患等级、治理期限及治理建议等信息向从业人员进行通报,通报方式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确定;

9、第十条安全生产隐患整改。

10、第十四条本办法的解释权在XX集团公司。

11、隐患统计、报表、给上级主管部门上报数据

12、二是落实隐患排查治理措施。

13、专业性检查主要是对锅炉、压力容器、电气设备、机械设备、安全装备,监测仪器、危险物品、运输车辆等系统分别进行的专业检查。及在装置开、停机前、新装置竣工及试运转等时期进行的专项安全检查。

14、安全生产隐患分为一般隐患和重大隐患。一般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重大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建设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15、四是落实隐患排查治理时限。

16、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17、二、各二级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全面负责。各分管矿(厂)长、总工程师负责组织分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与治理工作。

18、第五条生产、建设单位将生产、建设项目、场所、工程发包、设备出租的,应当与承包、承租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并在协议中明确各方对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管理职责,严禁以包代管。生产、建设单位对承包、承租单位的隐患排查治理负有统一协调和监督管理的职责。

19、隐患复查;

20、A级:难度大,矿(厂)、部解决不了,须经集团公司解决的隐患。

21、制定隐患排查计划或方案;

22、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23、按计划或方案组织开展隐患排查工作;

24、第一条为了建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安全生产隐患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16号令《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制定本制度。

25、治理的时限和要求;

26、制定相关巡视检查表,按制度规定定期巡查,包括但不限于定期检查、日常巡查、专项检查、节假日检查等。检查表要细化到小项,检查人签字。

27、答:一、事故隐患治理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28、整改责任人按照整改措施完成整改并上报验收人。

29、季节性检查

30、建立隐患治理台账,落实隐患的整改责任人、整改完成时间、整改措施和临时防范措施。

31、验收人按验收标准对隐患整改情况进行评估,评估合格同意隐患闭环,评估不合格要重新进行整改。

32、每季度及每年要对企业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33、四、各驻矿、厂、处安监处(站)协助各二级单位负责人监管安全生产隐患的日常监管工作,落实安全生产隐患排查与治理制度。

隐患排查治理方案收集3

1、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XX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所属各部门、各单位和外委施工单位。

2、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

3、企业隐患排查治理现在基本上已经引入信息化手段,其中北京首安等国内厂商分别都有隐患排查治理软件或者移动隐患排查治理软件。

4、隐患治理流程包括:

5、隐患签转与撤销

6、第三条本制度所称安全生产隐患(以下简称隐患),是指生产和辅助生产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基建过程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7、隐患分级:按隐患的严重程度、解决难易程度不同,将隐患分为A、B、C三级。

8、XX集团公司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9、第八条安全生产隐患分级。

10、一般性事故隐患:应要求有关区域部门限期排除。

11、隐患整改;

12、整改责任人按照整改措施完成整改(如需临时防范措施,还应在整改期间落实临时防范措施)并上报验收人;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