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兰花的诗句苏轼,描写兰花最著名的诗苏轼优选(精选215句)
描写兰花最著名的诗苏轼优选1
1、道是深林种,还怜出谷香。不因风力紧,何以度潇湘。《写兰》明景翩翩
2、春晖开禁苑,淑景媚兰场。映庭含浅色,凝露泫浮光。日丽参差影,风传轻重香。会须君子折,佩里作芬芳。——《芳兰》李世民?
3、先春发丛花,鲜枝如新沐。
4、船头昨夜雨如丝,沃我盆中兰蕙枝,繁蕊争开修禊日,游人正是到家时。
5、这是一幅多么幽美宁静的山林景致啊!首七字既点出游清泉寺时的时令,也点明兰溪之名的由来。“浸”字与“皋兰被径兮,斯路渐”(《楚辞·招魂》)中的“渐”字一样,均有“蔓延”之意。
6、空谷有佳人,倏然抱幽独。
7、结根喦谷谢群芳,多谢光风为发扬。骚客毋烦赋纫佩,省郎行矣趣含香。——《和赵季行用兰花韵三首》刘宰?
8、逍遥九州,无所定处。
9、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10、丛兰生幽谷,莓莓遍林薄。不纫亦何伤,已胜当门托。辇至逾关山,滋培珍几阁。
11、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自然富贵出天姿,不待金盘荐华屋。
12、总之,上片只是写实景,其内心所唤起的应是对大自然的喜爱及对人生的回味,这就引出了下片的对人生的哲思。下片就眼前“溪水西流”之景生发感慨和议论。
13、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吸蓝寒露身临下
14、幽径无人独自芳,此恨凭谁诉。
15、云壑固聿曼,幽芬清且修。凉风动夙夜,佳人惠。
16、芳草碧萋萋,思君漓水西。
17、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18、孔丘《猗兰操》
19、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20、春雨春风写妙颜,幽情逸韵落人间。而今究竟无知己,打破乌盆更入山。
21、开花不竞节,含秀委微霜。
22、懊恨幽兰强主张,开花不与我商量。鼻端触着成消受,着意寻香又不香。——《画兰》李日华?
23、山上山下都是兰,香芬馥郁是一般。
24、清郑板桥
25、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
26、(作者简介:李日华,明代戏曲、散曲作家。字实甫,江苏吴县人。生卒年及生平事迹无考。约生活于正德、嘉靖前后,以剧作《南西厢记》闻名。)
27、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兰花诗》李白?
28、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宋苏轼《题杨次公春兰》(节选)
29、多画春风不值钱,一枝青玉半枝妍。
30、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
描写兰花最著名的诗苏轼优选2
1、吴嘉纪《三月三日绝句》
2、溉夫画松松支离,板桥画兰兰离披。兰离披,兰有香,松枝拂之松风长。
3、山中旭日林中鸟,衔出相思二月天。
4、四面垂杨十里荷,问云何处最花多,画楼南畔夕阳和。
5、楚泽多兰人未辩,尽以清香为比拟。萧茅杜若亦莫分,唯取芳声袭衣美。——《兰》梅尧臣?
6、多画春风不值钱,一枝青玉半枝妍。山中旭日林中鸟,衔出相思二月天。——《折枝兰》郑板桥?
7、(作者简介:景翩翩,原名遥,一说双文,字三昧,一作惊鸿,明末建昌曲妓。)
8、鼻端触著成消受,着意寻香又不香。
9、梅花谢后知谁继,付与幽花接续香。
10、幽兰花,何菲菲,世方被佩资簏施,
11、雨过深林笔砚凉,女兰开处却无郎。柔笺骈穗多纤态,不数金陵马四娘。
12、芳名誉四海,落户到万家。叶立含正气,花研不浮花。常绿斗严寒,含笑度盛夏。花中真君子,风姿寄高雅。——《咏兰诗》张学良?
13、幽静的山林中有一条路边长满兰叶的小路,城外的种桃李的园子,只是没有人间的清静,没有听到鸟儿的啼叫之声。
14、虽然不及幽兰品,百亩齐栽愿亦奢。
15、丰骨清清叶叶真,迎风向背笑惊人。自家笔墨自家写,即此前身是后身。婀娜花姿碧叶长,风来难隐谷中香。不因纫取堪为佩,纵使无人亦自芳。
16、芳草碧萋萋,思君漓水西。盈盈叶上露,似欲向人啼。《着色兰》明张羽
17、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诸句,乃嗟老叹衰之词也。
18、道是深林种,还怜出谷香。
19、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
20、松柏夹道的沙石小路,经过春雨的冲刷,洁净无泥。时值日暮,松林间的杜鹃在潇潇细雨中啼叫着。
21、时人暗蔽,不知贤者。
22、余以兰为可恃兮,羌无实而容长。释义:我还以为兰草最可依靠,谁知华而不实虚有其表。
23、“谁道”两句,以反诘唤起:以借喻回答。“人生长恨水长东”,光阴犹如昼夜不停的流水,匆匆向东奔驶,一去不可复返,青春对于人生来说只有一次,正如古人所说:“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时。”
24、沅澧多所思,远道我心痗。纸窗招香魂,貌之不敢佩。
25、苏轼写的关于兰花的诗
26、多画春风不值钱,一枝青玉半枝妍。山中旭日林中鸟,衔出相思二月天。《折枝兰》清郑板桥
27、折茎聊可佩,入室自成芳。
28、明孙克弘
29、松林间的沙路,洁净无泥。傍晚细雨潇潇,寺外传来了布谷的叫声。
30、丰骨清清叶叶真,迎风向背笑惊人。自家笔墨自家写,即此前身是后身。
描写兰花最著名的诗苏轼优选3
1、作者尾句反用其意,认为即使到了暮年,也不应有那种“黄鸡催晓”、朱颜已失的衰颓心态,体现了作者在贬谪期间旷达振作的精神状态。全词的特点是即景抒慨,写景纯用白描,细致淡雅;抒慨昂扬振拔,富有哲理。
2、便是东风难着力,自然香在有无中。
3、幽兰有高致,质弱苦易零。
4、冬草漫寒碧,幽兰亦作花。清如辟谷士,瘦似琢诗家。丛秀几钗股,顶分双髻丫。
5、可以说,这种在“命压人头不奈何”的逆境中的乐观奋发的精神,是苏轼之所以受到后世尊崇的重要原因之一。
6、〈浣溪沙‧荷花〉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独。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
7、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释义:兰草和芷草失掉了芬芳,荃草和惠草也变成茅莠。
8、天的傍晚,山中的松竹和翠萝笼罩在阵阵寒气之中;幽静的小路边,兰花独自开放,没人欣赏,它能向谁诉说它怨恨呢?这脉脉的幽兰似乎只有梅花才可以共语,但在寂寞的深山中,也许还有探寻幽芳的素心人吧!特意来闻兰花的香味时,花并不香;只有在不经意中,才能闻到花的芳香。
9、我欲纫之充佩韦,袅袅独立众所非。
10、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释义:早晨我在大坡采集木兰,傍晚在小洲中摘取宿莽。
11、幽谷出幽兰,秋来花畹畹。与我共幽期,空山欲归远。
12、白居易当年在《醉歌》中唱道:“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
13、兰花品性淡泊,雅致高洁,它具有深沉的内在美。
14、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
15、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丹青写真色,欲补《离骚》传。对之如灵均,冠佩不敢燕。——《题杨次公春兰》苏轼?
16、《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宋代: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17、蜂蝶有路依稀到,云雾无门不可通。
18、习习谷风,以阴以雨。
19、下片诗人就眼前“溪水西流”之景生发感慨和议论。这种议论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而是即景取喻,以富有情韵的语言,摅写有关人生的哲理。
20、彼羡南陔子,其谁粉署郎。渥丹承露彩,绀绿泛风光。屡结骚人佩,时飘郑国香。何须寻九畹,十步即芬芳。——《兰》丁谓?
21、问天莫笑总无知,也惜幽兰鬓渐丝。当户已愁锄欲尽,入山又恐负芳时。
22、——【宋】苏轼《题杨次公春兰》
23、不因纫取堪为佩,纵使无人亦自芳
24、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这是一首触景生慨、蕴含人生哲理的小词,体现了作者热爱生活、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25、盈盈叶上露,似欲向人啼。
26、清·郑板桥
27、如兰花的爱情诗句是,1、《兰花诗》唐·李白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28、这首词,上片以淡疏的笔墨写景,景色自然明丽,雅淡凄美;下片既以形象的语言抒情,又在即景抒慨中融入哲理,启人心智,令人振奋。词人以顺处逆的豪迈情怀,政治上失意后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催人奋进,激动人心。
29、彼羡南陔子,其谁粉署郎。渥丹承露彩,绀绿泛风光。屡结骚人佩,时飘郑国香。何须寻九畹,十步即芬芳。《兰》宋丁谓
30、写得芝兰满幅春,傍添几笔乱荆榛。世间美恶俱容纳,想见温馨澹远人。
描写兰花最著名的诗苏轼优选4
1、青楼人去笔床空,往事西州说谢公。
2、一片空山石,数茎幽谷草。写寄风尘人,莫忘林泉好。
3、《咏幽兰》婀娜花姿碧叶长,风来难隐谷中香。
4、湘江清泪滴春潮,岂有心心同婉娈。
5、不因风力紧,何以度潇湘。
6、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门前的溪水都还能向西边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的飞逝啊!扩展资料:上阕写清泉寺幽雅的风光和环境。山下小溪潺湲,岸边的兰草刚刚萌生娇嫩的幼芽。
7、雨中有泪亦凄怆,月下无人更清淑。先生食饱无一事,散步逍遥自扪腹。
8、兰草堪同隐者心,自荣自萎白云深。春风岁岁生空谷,留得清香入素琴。
9、兰色结春光,氛氲掩众芳。过门阶露叶,寻泽径连香。畹静风吹乱,亭秋雨引长。灵均曾采撷,纫佩挂荷裳。——《兰》无可?
10、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释义:我打马在兰草水边行走,跑上椒木小山暂且停留。
11、上片写暮春游清泉寺所见之幽雅景致。山下溪水潺湲,溪边的兰草才抽出嫩芽,蔓延浸泡在溪水中。
12、兰草已成行,山中意味长。坚贞还自抱,何事斗群芳?——《题兰》郑燮?
13、《蕙》丛丛蕙草水之涯,绿叶阴深半欲遮。
14、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15、江水的东流不返,正如人的青春年华只有一次一样,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曾使古今无数人为之悲叹。而作者此际面对着眼前西流的兰溪水,却产生奇妙的遐想:既然溪水可以西流,人为什么不可以重新拥有青春年华呢?人生之“再少”,非如道教徒所企求的“返老还童”,乃是说应保持一种年轻的乐观的心态。
16、(宋·苏轼)本是王者香,托根在空谷。
17、春到兰芽分外长,不随红叶自低昂。
18、它们隐藏在茂密的蓬蒿之中,如果不是暗香浮动,有清新的花香散发出来,人们是很难发现它们的。
19、赏析:春天的兰花就像那品质高尚的人一样,静静地生长,悄悄地开花,矜持,低调,不事张扬。
20、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21、根便密石秋芳早,丛倚修筠午荫凉。
22、九畹兰花江上田,写来八畹未成全。世间万事何时足,留取栽培待后贤。
23、楚芳有幽姿,采采倏盈把。馨香满襟袖,欲寄同心者。道远不可求,余怀为谁写。佩服林下游,自爱逸而野。——《采兰吟》释文珦?
24、美人爱之不可见,裂素写之明窗间。
25、明景翩翩
26、幽兰花,为谁好,露冷风清香自老。
27、天气乍凉人寂寞,光阴须得酒消磨。且来花里听笙歌。
28、高山幽兰
29、《兰花》明·刘伯温
30、懊恨幽兰强主张,花开不与我商量。
描写兰花最著名的诗苏轼优选5
1、(作者简介:郑板桥,清代官吏、书画家、文学家。名燮,字克柔,汉族,江苏兴化人。“扬州八怪”之一。)(可及米KeJimi1.com)
2、(作者简介:丁谓,字谓之,后更字公言,江苏长洲县(今苏州)人。)
3、云壑固聿曼,幽芬清且修。凉风动夙夜,佳人惠然求。
4、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释义:我把江离芷草披在肩上,把秋兰结成索佩挂身旁。
5、楚泽多兰人未辩,尽以清香为比拟。萧茅杜若亦莫分,唯取芳声袭衣美。《兰》宋梅尧臣
6、兰离披,兰有香,松枝拂之松风长。
7、夏浅春深蕙作花,一茎几蕊乱横斜。
8、懊恨幽兰强主张,开花不与我商量。鼻端触着成消受,着意寻香又不香。《画兰》明李日华(作者简介:李日华,明代戏曲、散曲作家。字实甫,江苏吴县人。生卒年及生平事迹无考。约生活于正德、嘉靖前后,以剧作《南西厢记》闻名。)2、彼羡南陔子,其谁粉署郎。渥丹承露彩,绀绿泛风光。屡结骚人佩,时飘郑国香。何须寻九畹,十步即芬芳。《兰》宋丁谓(作者简介:丁谓,字谓之,后更字公言,江苏长洲县(今苏州)人。)3、楚芳有幽姿,采采倏盈把。馨香满襟袖,欲寄同心者。道远不可求,余怀为谁写。佩服林下游,自爱逸而野。《采兰吟》宋-释文��(作者简介:释文��,字叔向,自号潜山老叟,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4、楚泽多兰人未辩,尽以清香为比拟。萧茅杜若亦莫分,唯取芳声袭衣美。《兰》宋梅尧臣(作者简介:梅尧臣,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5、春晖开禁苑,淑景媚兰场。映庭含浅色,凝露泫浮光。日丽参差影,风传轻重香。会须君子折,佩里作芬芳。《芳兰》唐李世民6、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丹青写真色,欲补《离骚》传。对之如灵均,冠佩不敢燕。《题杨次公春兰》宋苏轼7、道是深林种,还怜出谷香。不因风力紧,何以度潇湘。《写兰》明景翩翩(作者简介:景翩翩,原名遥,一说双文,字三昧,一作惊鸿,明末建昌曲妓。)8、多画春风不值钱,一枝青玉半枝妍。山中旭日林中鸟,衔出相思二月天。《折枝兰》清郑板桥(作者简介:郑板桥,清代官吏、书画家、文学家。名燮,字克柔,汉族,江苏兴化人。“扬州八怪”之一。)9、芳草碧萋萋,思君漓水西。盈盈叶上露,似欲向人啼。《着色兰》明张羽(作者简介:张羽,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10、芳名誉四海,落户到万家。叶立含正气,花研不浮花。常绿斗严寒,含笑度盛夏。花中真君子,风姿寄高雅。《咏兰诗》张学良11、仿佛铜瓶见露苗,疏花冷落澹含娇。湘江清泪滴春潮,岂有心心同婉娈。并无叶叶助风标,断肠一集是离骚。《浣溪沙兰花》12、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兰花诗》唐李白13、结根�枪刃蝗悍迹�多谢光风为发扬。骚客毋烦赋纫佩,省郎行矣趣含香。《和赵季行用兰花韵三首》之二宋刘宰(作者简介:刘宰,字平国,号漫塘病叟,镇江金坛(今属江苏)人。)14、九畹齐栽品独优,最宜簪助美人头。一从夫子临轩顾,羞伍凡葩斗艳俦。《兰花》清秋瑾15、空谷有佳人,倏然抱幽独。东风时拂之,香芬远弥馥。《兰花》明孙克弘(作者简介:明书画家、藏书家。一作克宏,字允执,号雪居,松江(今属上海市孙克宏石刻像)人。)16、兰草已成行,山中意味长。坚贞还自抱,何事斗群芳?《题兰》清郑燮(作者简介:郑燮即为郑板桥,郑燮和郑板桥是同义词,已合并。)17、兰色结春光,氛氲掩众芳。过门阶露叶,寻泽径连香。畹静风吹乱,亭秋雨引长。灵均曾采撷,纫佩挂荷裳。《兰》唐无可(作者简介:唐代诗僧,俗姓贾,范阳(进河北涿州人)贾岛从弟。与姚合过往甚密,酬唱至多。又与张籍、马戴等人友善。无可攻诗,多五言,与贾岛、周贺齐名。亦以能书名,效柳公权体。)18、兰生深山中,馥馥吐幽香。偶为世人赏,移之置高堂。雨露失天时,根株离本乡。虽承爱护力,长养非其方。冬寒霜雪零,绿叶恐雕伤。何如在林壑,时至还自芳。《兰》明陈汝言19、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根便密石秋芳早,丛倚修筠午荫凉。欲遗蘼芜共堂下,眼前长见楚词章。《广群芳谱》作者:清刘灏(作者简介:刘灏,字粹甫,江苏常州人。)20、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不采而佩,于兰何伤。今天之旋,其曷为然。我行四方,以日以年。雪霜贸贸,荠麦之茂。子如不伤,我不尔觏。荠麦之茂,荠麦之有。君子之伤,君子之守。《幽兰操》韩愈21、绿水唯应漾白苹,胭脂只念点朱唇。自从画得湘兰后,更不闲题与俗人。《水墨兰花》明徐渭22、绿衣青葱傍石栽,孤根不与众花开。酒阑展卷山窗下,习习香从纸上来。《兰》明董其昌23、腻如玉指涂朱粉,光似金刀剪紫霞。从此时时春梦里,应添一树女郎花。《题令狐家木兰花》作者:白居易24、年来空谷半霜风,留得遗香散草丛。只恐樵人溷兰艾,红颜收在束薪中。《王楚玉画兰》明陈继儒25、破除百卉发孤芳,造化工夫有抑扬。平易堂中无个事,一枝相对吐清香。《和赵季行用兰花韵三首》之一宋刘宰26、千古幽贞是此花,不求闻达只烟霞。采樵或恐通来路,更取高山一片遮。《高山幽兰》清郑板桥27、清风摇翠环,凉露滴苍玉。美人胡不纫,幽香蔼空谷。《兰》唐唐彦谦28、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啼喧。《春庄》唐王勃29、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题画兰》清郑燮30、石言曾非石上生,名兰乃是兰之类。疗疴炎帝与书功,纫佩楚臣空有意。《石兰》宋梅尧臣31、手培兰蕊两三栽,日暖风和次第天。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咏兰》作者:元余同麓32、���`潜消百草芳,清芬散逐楚风扬。洛阳姚魏空增价,愧死�勤裼泄�香。《和赵季行用兰花韵三首》之三宋刘宰33、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西风寒露深林下,任是无人也自香。《兰花》明薛网34、无边蕙草袅春烟,谷雨山中叫杜鹃。多少朱门贵公子,何人消受静中缘。《兰》明董其昌35、谢庭漫芳草,楚畹多绿莎。于焉忽相见,岁宴将如何。《兰》唐唐彦谦36、新妆才罢采兰时,忽见同心吐一枝。珍重天公裁剪意,妆成敛拜喜盈眉。《咏同心兰四绝句》清钱谦益37、虚室重招寻,忘言契断金。英浮汉家酒,雪丽楚王琴。广殿清香发,高台远吹吟。河汾应擢秀,谁肯访山阴。《兰》唐李峤38、燕泥欲坠湿凝香,楚畹经过小蝶忙。如向东家入幽梦,尽教芳意著新妆。懊恨幽兰强主张,花开不与我商量。鼻端触著成消受,着意寻香又不香。《兰花二首》明李日华39、幽兰花,在空山,美人爱之不可见,裂素写之明窗间。幽兰花,何菲菲,世方被佩资簏施,我欲纫之充佩韦,袅袅独立众所非。幽兰花,为谁好,露冷风清香自老。《兰花》作者:明刘伯温40、幽植众宁知,芬芳只暗持。自无君子佩,未是国香衰。白露沾长早,春风每到迟。不如当路草,芬馥欲何为!《幽兰》唐崔涂41、远与村桥接,深春积雨时。兰芳人未捋,花发蝶先知。草密封闲径,林疏露短篱。别来锄久废,身老恨归迟。《幽兰》宋释文兆42、越秀公园花木林,百花齐放各争春。惟有兰花香正好,一时名贵五羊城。《咏兰》朱德
9、幽兰花,何菲菲,世方被佩资簏施,我欲纫之充佩韦,袅袅独立众所非。
10、犹有秦淮芳草色,轻纨匀染夕阳红。
11、春雨春风洗妙颜,一辞琼岛到人间。而今究竟无知己,打破乌盆更入山。
12、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
13、楚芳有幽姿,采采倏盈把。馨香满襟袖,欲寄同心者。道远不可求,余怀为谁写。佩服林下游,自爱逸而野。《采兰吟》宋-释文珦
14、孔子就借山中的兰花比喻自己的节操和命运:“兰当为王者香,今乃独茂,与众草为伍,譬犹贤者不逢时,与鄙夫为伦孔子又说:“芝兰生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
15、译文:游玩蕲水的清泉寺,寺庙在兰溪的旁边,溪水向西流淌。山脚下兰草新抽的幼芽浸润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的一尘不染,傍晚时分,细雨萧萧,布谷声声。
16、广群芳谱
17、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18、不因纫取堪为佩,纵使无人亦自芳《兰》蜂蝶有路依稀到,云雾无门不可通。
19、委厥美以从俗兮,苟得列乎众芳。释义:兰草抛弃美质追随世俗,勉强列入众芳辱没香草。《九歌》在关于兰花的句子:1、秋兰兮麋芜,罗生兮堂下。释义:芬芳的秋兰,洁白的麋芜,并列生长在堂下漫布。2、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释义:秋天的兰花真茂盛,绿叶紫茎郁郁葱葱。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屈原的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
20、似共梅花语。尚有寻芳侣。
21、应该说,这是不服衰老的宣言,这是对生活、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这是对青春活力的召唤。在贬谪生活中,能一反感伤迟暮的低沉之调,唱出如此催人自强的歌曲,这体现出苏轼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性格。
22、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23、乃是在钱塘潮来江水回流时所生发的感慨,与此词旨趣有相近之处。但当时作者是自请外任,以太常博士直史馆的头衔到美丽富庶的杭州作通判,是京官下派作地方官,仕途失意之感并不浓。
24、朱彝尊《顾夫人画兰》
25、空谷有佳人,倏然抱幽独。东风时拂之,香芬远弥馥。——《兰花》孙克弘?
26、因为人并不能改变这个世界;人所能改变的,仅仅是对这个世界的态度和看法。白居易《醉歌》诗有“谁道使君不解饮,听唱黄鸡与白日。
27、兰为王者香,芬馥清风里。
28、燕泥欲坠湿凝香,楚畹经过小蝶忙。
29、着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
30、幽兰花,在空山,
描写兰花最著名的诗苏轼优选6
1、泣露光偏乱,含风影自斜。
2、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然而,在某种意义上讲,人未始不可以老当益壮。
3、作者此际漫步溪边,触目无非生意,浑然忘却尘世的喧嚣和官场的污秽,心情是愉悦的。唤起内心对大自然的喜爱及对人生的回味,这就引出了下片的对人生的哲思。
4、此前,作者于熙宁六年(1073)曾有诗云:“江边身世两悠悠,久与沧波共白头。造物亦知人易老,故教江水向西流”(《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其三)。
5、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丹青写真色,欲补《离骚》传。对之如灵均,冠佩不敢燕。《题杨次公春兰》宋苏轼
6、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7、西风寒露深林下,任是无人也自香。
8、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9、繁蕊争开修禊日,游人正是到家时。
10、朱唇得酒晕生脸,翠袖卷沙红映肉。林深雾暗晓光迟,日暖风轻春睡足。
11、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啼喧。——《春庄》唐·王勃
12、《浣溪沙》宋·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13、浣溪沙兰花
14、南北朝·萧詧
15、但作者此际漫步溪边,触目无非生意,浑然忘却尘世的喧嚣和官场的污秽,心情是愉悦的。兼之疾病始愈,有医者相伴游赏,故杜鹃的啼叫亦未能搅乱作者此时之清兴。
16、《离骚》中关于兰花的诗句:
17、千古幽贞是此花,不求闻达只烟霞。
18、幽静的山林中有一条路边长满兰叶的小路,城外的种桃李的园子,只是没有人间的清静,没有听到鸟儿的啼叫之声
19、(作者简介:释文珦,字叔向,自号潜山老叟,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
20、俗人那解此,看叶胜看花。
21、幽兰花,在空山,美人爱之不可见,裂素写之明窗间。
22、欲遗蘼芜共堂下,眼前长见楚词章。
23、战国时期的爱国诗人屈原,一生更是酷爱兰花。在他的传世名篇《离骚》和《九歌》中,屈原曾多次盛赞兰花。比如“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
24、兰花二首
25、兰生深山中,馥馥吐幽香。偶为世人赏,移之置高堂。雨露失天时,根株离本乡。虽承爱护力,长养非其方。冬寒霜雪零,绿叶恐雕伤。何如在林壑,时至还自芳。——《兰》陈汝言
26、(作者简介:梅尧臣,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
27、本是王者香,托根在空谷。
28、懊恨幽兰强主张,开花不与我商量。鼻端触着成消受,着意寻香又不香。《画兰》明李日华
29、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此处作者反其意而用之,希望人们不要徒发自伤衰老之叹。
30、非无脚下浮云闲,来不相知去不留。
描写兰花最著名的诗苏轼优选7
1、明刘伯温
2、(宋·苏轼)
3、山中觅觅复寻寻,觅得红心与素心。欲寄一枝嗟远道,露寒香冷到如今。
4、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释义:早晨我饮木兰上的露滴,晚上我用菊花残瓣充饥。
5、兰香不是香,是我口中气。难将湘管笔,写出唇滋味。
6、如向东家入幽梦,尽教芳意著新妆。
7、芳草碧萋萋,思君漓水西。盈盈叶上露,似欲向人啼。——《着色兰》张羽?
8、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9、蜂蝶有路依稀到,云雾无门不可通。便是东风难着力,自然香在有无中。
10、九畹齐栽品独优,最宜簪助美人头。一从夫子临轩顾,羞伍凡葩斗艳俦。——《兰花》秋瑾?
11、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释义:我已经栽培了很多春兰,又种植香草秋蕙一大片。
12、年纪逝迈,一身将老。
13、何来尔室香,四壁即空谷。一拳古而媚,美人伴幽独。
14、并无叶叶助风标,断肠一集是离骚。
15、明李日华
16、身在千山顶上头,深岩深缝妙香稠。
17、根已离尘何可诗,以诗相赠寂寥之。大千香过有谁并,消受临池洒墨时。
18、何彼苍天,不得其所。
19、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幽径无人独自芳,此恨凭谁诉。似共梅花语。尚有寻芳侣。着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卜算子·兰》宋·曹组
20、苏轼写的关于兰花的诗浣溪沙(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21、兰草此际始出“芽”,其芽尚“短”,但生机勃勃,长势很快,已由岸边蔓延至溪水中矣。杜鹃啼声凄婉,本是易引发羁旅之愁的。
22、仿佛铜瓶见露苗,疏花冷落澹含娇。
23、晓风含露不曾干,谁插晶瓶一箭兰,好似杨妃新浴罢,薄罗裙系怯君看。
24、此时则是以待罪之官的身份被安置在偏僻的黄州,孤寂苦楚的心情不是轻易可以摆脱的。因此,此词下片所表现出来的对青春活力的呼唤,对老而无为的观点的否弃,便显得尤为可贵。
25、春晖开禁苑,淑景媚兰场。映庭含浅色,凝露泫浮光。日丽参差影,风传轻重香。会须君子折,佩里作芬芳。《芳兰》唐李世民
26、手培兰蕊两三栽,日暖风和次第天。
27、最是清风披拂处,一茎嫩玉九枝花。
28、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
29、婀娜花姿碧叶长,风来难隐谷中香。
30、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描写兰花最著名的诗苏轼优选8
1、采樵或恐通来路,更取高山一片遮。
2、元余同麓
3、山顶妙香
4、《广群芳谱》清·刘灏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5、苏轼写兰花的诗是哪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