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养充扩,存养类格言解读优选好(精选146句)
存养类格言解读优选好1
1、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洒脱,是养心第一法。
2、施在我有余之惠,则可以广德。
3、度量如海涵春雨,应接如流水行去,操存如春天白日,威仪如丹凤祥麟,
4、仁人心地宽舒,事事有宽舒气象,故福集而庆长。
5、眼前百姓即儿孙,莫谓百姓可欺,且留下儿孙地步。
6、步步占先者,必有人以挤之。事事争胜者,必有人以挫之。
7、人使气,我以理屈之。
8、敬守此心,则心定;敛抑其气,则气平。
9、意气忿怒处,要降得下。
10、提得起,放得下,算得到,做得完,看得破,撇得开。
11、聪明人不肯学厚,必夭天年。
12、聪明者戒太察,刚强者戒太暴,温良者戒无断。
13、无穷亲友往来,其家必然势利。
14、无(私)心者公,无(自)我者明。
15、开卷有益,作善降祥。
16、恣豪华,不如乐名教。广田宅,不如教义方。
17、知足常乐,能忍自安。
18、忌多欲,忌妄动,忌坐驰,忌旁骛,四者切已大病。
19、胸怀牵缠处,要割得下。
20、空中造谤者,造的是本身罪孽。
21、堂上一官称父母,漫道一官好做,还尽些父母恩情。
22、中华五千年文明博大精深,是美国等西方国家无法比拟的。常温古训,不仅可以陶冶性情,还可以学习圣人为人处事之道,缓解心里压力,似饮甘露,如品名茶。《传世言》,由[清]金兰生编辑。金兰生,江苏江阴人。他遍览经史典籍和先哲语录,遇有警醒世人、言简意赅、在人们口头或文章里代代相传的名言即予抄录,删繁就简,成为《传世言》。
23、留在人间不尽之情,则可以全交。(可及米kejimi1.Com)
24、人好刚,我以柔胜之。
25、小人专忘人恩,恩过辄忘。
存养类格言解读优选好2
1、宜静默,宜从容,宜谨严,宜俭约,四者切己良箴。忌多欲,忌妄动,忌坐驰,忌旁骛,四者切己大病。
2、.有哪些平时少见却很有内涵文言文箴言
3、立党羽,不如昭信义。作成福,不如笃至诚。
4、下手处是自强不息,成就处是至诚不息。
5、天地间真机括,惟静者能看得透。
6、意思就是说志向所趋,没有不能达到的地方,即使是山海尽头,也不能限制。意志所向,没有不能攻破的壁垒,即使是精兵坚甲,也不能抵抗。
7、从热闹场中,出几句清冷言语,便扫除无限杀机。
8、公正严明,是做家长第一法。
9、怒是猛虎,欲是深渊。——《格言联璧·存养类》
10、扩展资料:
11、静能制动,沉能制浮,宽能制褊(偏狭),缓能制急。
12、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详,是处事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洒脱,是养心第一法。
13、接(待)人要和中有介(原则),处事要精(明)中有果(断),认理要正(直)中有(变)通。
14、勿谓一时可逞也,须知有子孙祸福之报应。
15、多静坐以收心,寡酒色以清心,去嗜欲以养心,玩古训以警心,悟至理以明心。
16、把意念沉潜得下,何理不可得!把志气奋发得起,何事不可做!
17、护体面,不如重廉耻。求医药,不如养性情。
18、道生于安静,德生于卑退,福生于清俭,命生于和畅。
19、有真才者,必不矜才。有实学者,必不夸学。
20、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格言联璧·处事类》
21、勿谓一念可欺也,须知有天地鬼神之鉴察。
22、言论如敲金戛石(敲金石般响亮),持身如玉洁冰清,襟抱如光风霁月,气概如乔岳泰山。
23、《格言联璧》全书以类编次,计有“学问”、“存养”、“持躬”(附“摄生”)、“郭品”、“处事”、“接物”、“齐家”、“从政”、“惠吉”、“悖凶”,凡十类。各类之间,并非经纬分明,而是有所交错,要之皆以“修已、行仁、省躬、察物为归。”
24、欲心正炽时,一念著病,兴似寒冰。利心正炽时,一想到死,味同嚼蜡。
25、对失意人,莫谈得意事。处得意日,莫忘失意时。——《格言联璧·持躬类》
存养类格言解读优选好3
1、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2、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
3、社会何立身,唯靠精气神。虚心读古训,学做今圣人。
4、提得起,放得下,算得到,做得完,看得破,撇得开。——《格言联璧·处事类》
5、名誉自屈辱中彰,德量自隐忍中大。
6、观操存,在利害时。观精力,在饥疲时。
7、出自:《格言联璧》为晚清学者金缨所著。
8、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去一分奢侈,少一分罪过。加一分体贴,知一分物情。
9、全书主要内容包括学问类、存养类、持躬类、摄生(附)、敦品类、处事类、接物类、齐家类、从政类、惠吉类、悖凶类。所谓是成己成人之宝筏,希圣希贤之阶梯也。
10、《格言联璧》
11、自责之外,无胜人之术。自强之外,无上人之术。
12、寡嗜欲,戒烦恼,是从吾心上却病法。
13、一家子弟不率规矩,未有能教诲他人者。
14、人之心术,多欲则险,寡欲则平。
15、人用术,我以诚感之。
16、多方说,不如慎隐微。博声名,不如正心术。
17、观天地生物气象,学圣贤克己工夫;
18、把志气奋发得起,何事不可做!
19、这句古语出自清朝的古籍《格言联璧》,完整的原文是,“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
20、薄滋味以养胃气,省言语以养神气,多读书以养胆气,顺时令以养元气。
21、意思:不要轻易去议论别人的是非,经常静下心来思考自己曾经犯下的过错,高兴的时候不轻易的对他人许诺,愤怒的时候不滥下决定。
22、天地间真滋味,惟静者能尝得出。
23、眼界要阔,遍历名山大川。度量要宏,熟读五经诸史。
24、境地浓艳处,要淡得下。
25、以圣贤之道奋始易,以圣贤之道克终难。
存养类格言解读优选好4
1、观度量,在喜怒时。观镇定,在震惊时。
2、勿谓一言可轻也,须知有前后左右之窃听。
3、身在天地后,心在天地前。身在万物中,心在万物上。
4、一个人独自静坐时,要经常反省自己的过错;和他人聊天闲谈时,不要说人闲话。对痴人不要说梦话,对矮个子的人不要说与矮有关的话,要有所避讳。当面夸奖他人的话,有知识的人听了心里不一定会开心,背后议论他人被人知道了一定会被记恨。
5、勿谓一事可忽也,须知有身家性命之关系。
6、暗里算人者,算的是自家儿孙。
7、潮阳郭辅庭有感于此,取旧所校定《格言联璧》,“就正通人,复加雠勘,端楷书写,重付精刊”。岳麓书社出版的《格言联璧》,即以上述郭氏刊本为据,于格言原文原注之外,复加今注今译,以利一般读者理解及意旨。
8、小处不能调理,未有能治大者。
9、原文片段:
10、待人宜宽厚,处事得谨慎。寡欲则刚强,无私心地明。
11、人之心境,多欲则忙,寡欲则闲。
12、不可吃尽,不可穿尽,不可说尽;又要洞得,又要做得,又要耐得。——《格言联璧·持躬类》
13、向寒微路上,用一点赤热心肠,自培植许多生意。
14、苏州大学的前身为创建于1900年的东吴大学,是中国最早以现代大学学科体系举办的大学。早在1871年,美国基*督*教监理会在苏州十全街设立存养书院。该书院1879年迁至天赐庄,并改名博习书院。校训是一个学校的“文化核心”,但现实中仍然有很多学校“漫不经心”,比如悬挂相同的校训:“团结、勤奋、求实、创新”。但也有一些学校的校训非常有内涵,比如苏州大学的校训: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不仅对仗工整,而且寓意深远。
15、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
16、把意念沉潜得下,何理不可得!
17、下手处是自强不息,成就处是至诚无息。
18、天欲祸人,先以微福骄之;天欲福人,先以微祸儆之。——《格言联璧·持躬类》
19、贫贱是苦境,能善处者自乐。富贵是乐境,不善处者更苦。
20、闲暇出于精勤,恬适出于只惧。无思出于能虑,大胆出于小心。
21、富人之前莫言贫,彼将谓我求其怜。
22、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祥,是处事第一法。
23、何以止怨?曰不争。
24、君子不轻受人恩,受则必报。
25、使人有面前之誉,不若使人无背后之毁。
存养类格言解读优选好5
1、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祸,不自满者受益,不自是者博闻。
2、事不可做尽,言不可道尽,势不可倚尽,福不可享尽。
3、亲者不能联属,未有能格疏者。
4、此句出自《格言联璧》,《格言联璧》一书是集先贤警策身心之语句,垂后人之良范,条分缕晰,情给理明。
5、意思是静坐的时候要常常反思自己的过错,与人闲谈的时候不要讨论别人的是非。这句话常常被很多人用作警语来警示自己,作为自己修身的法则之一。
6、《格言联璧》一书是集先贤警策身心之语句,垂后人之良范,条分缕晰,情给理明。全书主要内容包括学问类、存养类、持躬类、摄生(附)、敦品类、处事类、接物类、齐家类、从政类、惠吉类、悖凶类。
7、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8、近处不能感动,未有能及远者。
9、世事纷扰处,要闲得下。
10、《格言联璧》是金缨选录其所辑《觉觉录》中浅近格言另刻之单行本。该书刊行之后,民间有异本流布,“惜坊本刊印草率,讹压滋多,附刻喧宾夺主,传本各异”。
11、一家生理不能全备,未有能安养百姓者。
12、谦,美德也,过谦者怀诈。默,懿行也,过默者藏奸。
13、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
14、勤俭,治家之本。和顺,齐家之本。谨慎,保家之本。诗书,起家之本。忠孝,传家之本。
15、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识见。容一番横逆,增一番器度。省一分经营,多一分道义。
16、以圣贤之道教人易,以圣贤之道治己难。
17、穷则善自身,达则兼济人。人生苦其短,精神可永存。
18、万理澄澈,则一心愈精而愈谨;一心凝聚,则万理愈通而愈流。
19、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宽)厚,处至急之事愈宜缓,处至大之事愈宜平(和),处疑难之际愈宜无(在)意。
20、天下无不可化之人,但恐诚心未至。天下无不可为之事,只怕立志不坚。
21、鱼离水则身枯,心离书则神索。——《格言联璧·学问类》
22、饮食知节,则疾病少。
23、对失意人,莫谈得意事!处得意日,莫忘失意时。
24、推荐看看《格言联璧》[清]山阴金
25、宜静默,宜从容,宜谨严,宜俭约,四者切已良箴。
存养类格言解读优选好6
1、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格言联璧·接物类》
2、少思虑以养心气,寡色欲以养肾气,勿妄动以养骨气,戒嗔怒以养肝气。
3、何以息谤?曰无辩。
4、世俗烦恼处,要耐得下。
5、这句话出自《格言联璧》。
6、古文学者,得一善言,附于其身。今之学者,得一善言,务以悦人。
7、语出晚清学者金缨所著《格言联璧·学问类》。
8、住世一日,要做一日好人。为官一日,要行一日好事。
9、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
10、使人有乍处之欢,有若使人无久处之厌。
11、对痴人莫说梦话,防所误也;见短人莫说矮话,避所忌也。
12、安祥恭敬,是教小儿第一法。
13、贵人之前莫言贱,彼将谓我求其荐。
14、滋味浓底,减三分让人尝。
15、以圣贤之道出口易,以圣贤之道躬行难。
16、无正经人交接,其人必是奸邪。
17、面谀之词,有识者未必悦心;背后之议,受憾者常若刻骨。
18、白话文释义:刻苦读书,即使功名未就,但使人品高雅,气度不凡;道德高尚,但不希图报答,时时恬然自安,饱食酣眠。
19、鄙夫胸怀苛刻,事事以苛刻为能,故禄薄而泽短。
20、慎风寒,节饮食,是从吾身上却病法。
21、《格言联璧》一书是集先贤警策身心之语句,垂后人之良范,条分缕晰,情给理明。全书主要内容包括学问类、存养类、持躬类、摄生(附)、敦品类、处事类、接物类、齐家类、从政类、惠吉类、悖凶类。所谓是成己成人之宝筏,希圣希贤之阶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