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涧清且浅收集好(精选64句)
山涧清且浅收集好1
1、《归园田居·其四》
2、徘徊丘陇间,依依昔人居。
3、田彼南山,芜秽不治。种一顷豆,落而为萁。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
4、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
5、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6、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7、虽有荷锄倦,浊酒聊自适。
8、这诗中不易察觉地涵化了前人的作品,那就是汉代杨恽(司马迁外孙)的一首歌辞:
9、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10、种苗在东皋,苗生满阡陌。
11、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12、此诗原是杨恽得罪免官后发泄牢骚之作。据《汉书》颜师古注引张晏说,南山为“人君之象”,芜秽不治“言朝廷之荒乱”,豆实零落在野,“喻己见放弃”。此说大体不错。
13、但愿桑麻成,蚕月得纺绩。
14、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15、日暮巾柴车,路暗光已夕。
16、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17、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
18、《归园田居其五》是魏晋时期陶渊明的作品。全诗为:
19、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20、《归园田居》是晋宋时期文学家陶渊明的组诗作品,共五首(一本作六首)。
21、白日掩荆扉,对酒绝尘想。
22、时复虚里人,披草共来往。
23、忽与一樽酒,日夕欢相持。(可及米kejimi1.Com)
24、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25、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26、出自魏晋陶渊明的《饮酒·其一》
27、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28、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29、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30、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31、独自怅然拄杖还家,道路不平荆榛遍地。山涧流水清澈见底,途中歇息把足来洗。滤好家中新酿美酒,烹鸡一只款待邻里。太阳落山室内昏暗,点燃荆柴把烛代替。兴致正高怨恨夜短,东方渐白又露晨曦
山涧清且浅收集好2
1、问君亦何为,百年会有役。
2、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3、将陶诗与杨诗比照,相似之处是显而易见的。“种豆南山下”,便是“田彼南山”;“草盛豆苗稀”,便是“芜秽不治”;“晨起理荒秽”,也是针对“芜秽不治”这一句而写的。
4、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5、归人望烟火,稚子候檐隙。
6、全诗可分做两层。前四句为第一层,集中地描绘了还家路上的情景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写出结束了劳动,独自一个人手持扶杖,怀着“怅恨”之情,转回家去。但回家的道路坎坷崎岖,荒芜曲折。从表面看,他辛苦劳作一天,且孤独无伴,只身奔家,难免怅然生恨。就深层涵意说,此诗意在抒写欣然自得之情,那么,此“怅恨”二字,实具反衬下文欢快欣然的作用,若将《归园田居》组诗做一整体阅读,便会发现这里的开端“怅恨”,是紧接上诗凭吊丘垄荒墟,人生终当归于空无的感叹而来。“崎岖历榛曲”渲染出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所致道路的荒凉和艰难,透露出时代特定背景的影象。
7、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
8、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
9、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10、《归园田居·其一》
11、陶渊明归园田居共六首,如下:
12、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13、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14、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15、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6、素心正如此,开径望三益。
17、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
18、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19、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
20、《归园田居·其五》
21、《归园田居·其六》
22、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23、漉我新熟酒,双鸡招近局。
24、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
25、一世弃朝市,此语真不虚。
26、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27、达人解其会,逝将不复疑。
28、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
29、全诗有一处用典。“可以濯吾足。”一句,化用《孟子离娄》句:“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原是借沧浪之水的清浊为比兴,形象地表达时清则仕,时浊则隐的意思。而陶渊明却任凭涧水清澈见底,依旧用来“濯我足”,完美的显示了作者的生活情趣和委身自然、与自然相得相洽的质性。
30、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31、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山涧清且浅收集好3
1、《归园田居·其二》
2、《归园田居·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