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山水题款,四季山水收集好(精选19句)
四季山水收集好1
1、这节诗写出了冬风的特点。呼啸着的冬风像老虎一样狂吼,家家户户都关紧了窗户。北风整天不停地刮,鸟雀都已经躲藏了起来。
2、小立池塘侧,荷香隔岸闻。
3、这节诗写出了夏风的特点。在暖和的夏风中,草木长得茂盛,到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在池塘边站一会儿,就会闻到对岸一阵阵荷花的香味。
4、这节诗写出了春风的特点。春风吹来,冰冻的大地开始融化,和煦的春风似乎正在催促人们快些播种。人们的衣服在微风中摆动,不时传来一阵阵花的香气。
5、郭熙(约1000-约1090年)〔北宋〕字淳夫,河南温县(今属河南)人。熙宁(1068-1077)间为图画院艺学,后任翰林待诏直长,创作活动旺盛的时代正是宋神宗在位的熙宁、元丰间(1068-1085年)。工画山水寒林,宗李成法,山石用“卷云”或“鬼脸”皴法,画树枝如蟹爪下垂,笔力劲健,水墨明洁。布置笔法独树一帜,早年巧赡致工,晚年落笔益壮,常于高堂素壁作长松巨木、回溪断崖、岩岫巉绝、峰峦秀起、云烟变幻之景。神宗赵顼曾把秘阁所藏名画令其详定品目,郭熙由此得以遍览历朝名画,“兼收并览”终于自成一家,成为北宋后期山水画巨匠,与李成并称“李郭”,与荆浩、关仝、董源、巨然并称五代北宋间山水画大师。郭还精画理,提倡画家要博取前人创作经验并仔细观察大自然,他观察四季山水,有“春山淡冶如笑,夏山苍翠如滴,秋山明净如妆,冬山惨淡如睡”之感受,在山水取景构图上,创“高远、深远、平远”之“三远”构图法。《宣和画谱》著录御府藏其作品有《奇石寒林图》《古木遥山图》《烟雨图》《晴峦图》《幽谷图》《平远图》等30件。传世作品有元丰元年(1078)作《窠石平远图》轴,现藏故宫博物院;《幽谷图》轴藏上海博物馆;《溪山访友图》轴藏云南省博物馆;《树色平远图》卷藏美国大都会美术馆;《早春图》轴、《关山春色图》轴均藏台北故宫博物院。著有画论《林泉高致》,为其子郭思纂集,为中国第一部完整而系统地阐述山水画创作规律的著作。
6、对后世影响很大,追随者院内院外者不可胜数,他树立了画院山水画北宋风格。在李、范、董三大家的影响下,到北宋中后期,写实性的全景式山水画发展到了极致,到了南宋,山水画系无旁出,李唐左右了山水画坛,他及刘、马、夏等又另辟溪径,出现了“水墨刚劲”的风格。
7、冬风似虎狂,书斋皆掩窗。
8、冬天的风则像狂怒的老虎,在书房看书都必须得把窗户关好。冬风声整日呼呼地刮着,鸟雀都藏得不知道哪儿去了。
9、夏天的风吹得草木摇晃,勃勃生机显示了大自然的欣欣向荣。在池塘旁边小立片刻,便能够闻到隔岸飘来的荷花的香。
10、这节诗写出了秋风的特点。秋风夹杂着一阵阵秋雨,给夜晚添了许多凉意。在瑟瑟的秋风中,一片片落叶慢悠悠地从树上飘落,好似跳着优美的舞蹈。
11、春风能解冻,和煦催耕种。
12、白话译文
13、基本信息
14、注释译文
15、作者简介
16、他的山水构图多变,重“三远”之法;笔墨精深老辣,意境玄淡犷远。
17、四时之歌
18、作品原文
19、四时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