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古诗三首讲解,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古诗三首优选好(精选87句)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古诗三首优选好1
1、梅子黄时:指五月,梅子成熟的季节。
2、注释惠崇(亦为慧崇):福建建阳僧,宋初九僧之一,能诗能画。《春江晚景》是惠崇所作画名,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钱钟书《宋诗选注》中为“晓景”。诸多注本,有用“晓景”、有用“晚景”,此从《东坡全集》及清以前注本用“晚景”。这两诗是作者元丰八年春天在靖江欲南返时江边情景的写照。
3、《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前两句写出梅黄杏肥,麦白菜稀,色彩鲜丽。诗的第三句,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人。最后一句又以“惟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后两句写出昼长人稀,蜓飞蝶舞,以动衬静。
4、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5、宋代诗人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宋代诗人曾几的三衢道中
6、泥融:这里指泥土滋润、湿润。
7、山路上苍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8、相看两不厌,
9、[注释]
10、湖光秋月两相和,
11、孤云独去闲。
12、忆江南①
13、【内容】:
14、①谙:熟悉
15、惠崇春江晚景
16、鸳鸯:一种水鸟,雄鸟与雌鸟常双双出没。
17、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18、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19、二、《宿新市徐公店》的意思:
20、白银盘:形容洞庭湖。青螺:一种青黑色的螺形的墨,古代妇女用以画眉。这里是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古诗三首优选好2
1、三衢道中
2、《宿新市徐公店》的意思:篱笆稀稀落落,一条小路通向远方,树上的花瓣纷纷飘落,却还尚未形成树阴。小孩子飞快地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可是蝴蝶突然飞入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3、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4、古诗词三首
5、三年级下册第一册的内容是古诗三首。第一首是杜甫的绝句。这首诗主要写的是春天的景色。第二首是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和第一首诗一样也是写春天的景色。第三首诗是曾几的三衢道中。因为这三首诗描写的都是景色,所以我觉得中心思想就是春天的景色。
6、蒌蒿:草名,有青蒿、白蒿等种。《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芦芽:芦苇的幼芽,可食用。河豚:鱼的一种,学名“鲀”,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毒。产于我国沿海和一些内河。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上:指逆江而上。芦芽:芦苇的幼芽,可食用。上:指鱼逆江而上。
7、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
8、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讲的是古诗三首。
9、古诗描写了白云,寒山,石径,霜叶。
10、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1、鸟儿们飞得没有了踪迹,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向远处飘去。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我,我们俩谁也不会觉得厌烦。谁能理解我此时寂寞的心情,只有这高高的敬亭山了。
12、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
13、江南是个好地方,那里的风景我熟悉。日出时,江中的滚浪比火还红艳,春天里,一江绿水仿佛被蓝草浸染。怎能让人不常常思念美好的江南
14、春风花草香。
15、古诗大意: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16、潭面:指湖面。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水面无风,波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不清楚。两说均可。
17、篱笆稀稀落落,一条小路通向远方,树上的花瓣纷纷飘落,却还尚未形成树阴。小孩子飞快地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可是蝴蝶突然飞入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18、一、《四时田园杂兴》的意思:
19、长期飘泊的生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增添了孤独寂寞之感.此诗写独坐敬亭山时的情趣,正是诗人带着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与寂寞的感情,到大自然怀抱中寻求安慰的生活写照
20、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古诗三首优选好3
1、第1课古诗三首
2、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3、三衢道中:在去三衢州的道路上。三衢即衢州,今浙江省常山县,因境内有三衢山而得名。
4、四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词三首意思如下:
5、不减:并没有少多少,差不多。
6、芦芽:芦苇的幼芽,可食用。
7、小溪泛尽:乘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小溪,小河沟。泛,乘船。尽,尽头。
8、【释义】
9、《绝句》是一首五言绝句(体裁),作者是唐代杜甫,享有诗圣的称号。前两句诗描写由迟日、江山、春风、花草构成的阔远明丽的春(季)景色。后两句诗描写了衔泥的飞燕和安睡的鸳鸯,充满了生机勃勃和安宁恬适的春天气息。2、《惠崇春江晚景》是宋代诗人苏轼给惠崇的画作《春江晚景》所题的诗。这首诗描写了竹、桃花、江水、鸭子、蒌蒿、芦芽、河豚七种景物,表现了早春时节的春江景色,表达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热爱春天的思想感情。3、《三衢道中》这首诗写了宋代诗人曾几行于三衢山道中的所见所闻,描绘了初夏时宁静的景色,表现了诗人轻松愉快的心情。
10、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这里的“山水”实际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用“山水”属于古代汉语中“偏义复词”的用法.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
11、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12、惠崇:北宋名僧能诗善画,《春江晚景》是他的画作,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苏轼的题画诗也有两首,这首是题鸭戏图的诗。
13、《清平乐·村居》的意思是: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绿草。含有醉意的吴地方言,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老人是谁家的呀?大儿子在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最令人喜爱的小儿子,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莲蓬。
14、迟日江山丽
15、③蓝:蓝草,叶子可以提炼蓝色的染料。这里用蓝草的颜色形容江水的深和清澈。
16、遥望洞庭山水翠,
17、古诗大意: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朗的好天气,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
18、简单的意思:江南是个好地方,那里的风光我曾经很熟悉。日出时,江边的红花颜色鲜艳胜过火焰,春天来了,江水绿如蓝草。能不想念江南?
19、迟日:春天日渐长,所以说迟日。
20、《四时田园杂兴》的意思:初夏时节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雪白,油菜花差不多在落尽结籽了。夏日天长,篱笆的影子慢慢变短,没有行人路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古诗三首优选好4
1、唐·杜甫
2、河豚:鱼的一种,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毒。
3、蒌蒿: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淡黄色,可入药
4、潭面无风镜未磨。
5、这是刘禹锡在唐文宗开成三年(838)所作之词.词人运用拟人手法,将人情物态糅为一体,相互映衬,相得益彰,从而将抒情主人公的惜春、伤春之情巧妙的烘托出来.“春去也,多谢洛城人”起句似有突兀,让人不易理解,及至看了下文,才恍然大悟.原来“春去也”是抒情主人公即下文那个“独坐亦含嚬”的洛城少女的慨叹之词.她一边惋惜春天的归去,一边...
6、和:和谐,这里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
7、《绝句》作者是杜甫,这首诗主要描述了春天来了,春风中飘散这花草的香味,小燕子飞来飞去衔来湿软的泥土做巢,成双成对的鸳鸯睡在暖和的沙子上。
8、上:指鱼逆江而上。
9、泥融:这里指泥土滋润、湿润。
10、燕子讲了小燕子的外形的美,飞行的美和休憩的美,表达作者对燕子的喜爱,对大自然的喜爱。
11、[今译]
12、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
13、鸳鸯:一种水鸟,雄鸟与雌鸟常常双双出没
14、沙暖睡鸳鸯。
15、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16、绿阴:苍绿的树阴。阴,树阴。
17、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8、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19、《宿新市徐公店》的作者是宋朝诗人杨万里,这首诗描写了农村早春风光,突出了农村清新与宁静,反映了儿童们的天真活泼,表达了诗人虽客居他乡却依然闲适的心境。
20、却山行:再走山间小路。却,再的意思。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古诗三首优选好5
1、译文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2、②红胜火:颜色鲜红胜过火焰
3、泥融飞燕子,
4、[唐]杜甫
5、初夏时节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雪白,油菜花差不多在落尽结籽了。夏日天长,篱笆的影子慢慢变短,没有行人路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6、迟日:春天日渐长,所以说迟日。
7、白银盘里一青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