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关于美德的格言,关于美德的名言(65句)
1、父慈而教。――《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2、仁者寿。――《论语&雍也》
3、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孟子&滕文公上》
4、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论语&学而》
5、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伊训》
6、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
7、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8、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大禹谟》
9、修辞立其诚。――《周易&乾&文言》
10、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11、源洁则流清,形端则影直。王勃《上刘右相书》
1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1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
14、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5、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
16、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17、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
18、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公元年》
19、见善则迁,见过则改。《周易》
20、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进学解》
21、日新之谓盛德。――《周易&系辞上》
22、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左传&隐公六年》
23、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
24、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2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
26、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27、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
28、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2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3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31、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晏子春秋》
3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卜居》
3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34、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35、失信不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36、改过不吝。――《尚书&仲虺之诰》
3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3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39、视死如归。――《管子&小匡》
40、义,志以天下为芬。――《墨子&经说上》
时间:2020-01-11 11:18:20编辑:霍兴40、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41、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小雅&蓼莪》
42、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43、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44、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
45、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
46、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增广贤文》
47、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左传&僖公九年》
48、人告之以有过,则喜。《孟子&公孙丑上》
49、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50、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尚书&周官》
51、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52、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下》
53、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54、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
55、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56、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57、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58、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
59、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
60、见得思义。――《论语&季氏》
6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62、大义灭亲。――《左传&隐公四年》
63、独柯不成树,独树不成林。北朝乐府民歌
6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
65、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