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关于读书的名言及解释,孔子关于读书名言(57句)
1、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2、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3、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4、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5、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6、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7、见得思义。
8、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9、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
10、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11、不学礼,无以立。
12、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13、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4、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1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16、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17、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18、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
19、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20、德不孤,必有邻。
21、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22、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23、过犹不及。
2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5、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26、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27、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28、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9、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矣。
30、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3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32、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3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
34、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35、过,则匆惮改。
36、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37、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38、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3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0、朽木不可雕也。
41、礼之用,和为贵。
42、为政以德,誓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时间:2020-01-11 11:18:11编辑:霍兴4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4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4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5、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46、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47、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4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49、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50、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5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52、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5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55、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56、巧言令色,鲜矣仁!
57、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